■衡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胡建军
1月20日下午,记者走进珠晖区一栋老旧小区居民楼里,隔着老远就闻到空气中飘散一股浓烈的中药味。
“这个中药是给我爸爸煎的,原本医生建议他在医院住院,但我们家现实经济条件不允许……”在一套总面积约3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黄平(化名)无奈地向记者介绍家里的情况。
2017年7月,黄平父亲突发心脏病。父亲饱受病痛折磨,早年做过胆囊胆管切除、胃部分切除、大腿静脉曲张切除、血管支架照影等手术。这一次经及时抢救,总算捡回了一条命,随后在南华附一医院做了心脏除颤起搏器(ICD)植入手术。除颤起搏器是进口医疗器材,近10万元的费用无法在医保中报销,只能自费。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年国庆期间,黄平母亲患脑动脉瘤破裂大出血,被送入南华附一医院紧急接受开颅手术,又在重症监护室住了3个多月。三年多来,老人一直瘫痪在床,处于半植物人状态,吃喝拉撒全在床上。经医院和残联鉴定,老人为一级残疾,身边离不开人照顾。
令人揪心的是,黄平父亲做完心脏手术后,病情十分不稳定,住院频率越来越高,住院时间越来越长。自2018年后,基本上是在医院里度过,更离不开人照顾和护理。
父母同时病倒,还少不了人照顾,尚未成家的黄平不得不辞掉铁路系统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一边照顾父母,一边在家门口打些零工维持家庭生计,成了黄平艰难的生活日常。
由于需要兼顾零工,又担心父母发生什么意外,黄平只能在家里安装一个摄像头,以便通过手机随时关注父母的动态。“这样自己在外做事时心里稍稍安心一点点,即使有紧急事情发生,也可以第一时间赶回家去。”
黄平比较关心时事和国家各类惠民政策。有一天,他通过报纸注意到衡阳市慈善总会主办了慈惠民生保险项目。抱着试试的心态,黄平向中国人寿衡阳分公司作了详细咨询,证明情况属实。在按要求准备了相关资料,走完了理赔程序,不久获得了中国人寿衡阳分公司的5万元理赔款。
黄平有些哽咽地说道:“在我内外交困的时候,慈惠民生保险这个慈善活动为我家带来了生机。可能只有像我这样经历过重大变故的家庭,才能感受到这笔钱的分量,它带来的作用是一般人很难想象的。除了感谢,我也不知道怎么去表达自己的心情。我会把这个好政策告诉更多身处困境中的人,告诉他们不要绝望,还有人在关心和帮助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