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人工智能热潮形势下,当人们谈起‘机器学习’时,您首先是否想到计算+数据,但这些方面有哪些技术局限和瓶颈?”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事长周志华演讲一开场就直奔主题。
随后,周志华通过案例和数据阐明,难以获取充足样本、难以适应环境变化、难以了解模型、难以避免数据泄露、难以获得专家级结果等方面是机器学习面临的挑战。
“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我国学者原创提出学件 (Learnware)模型后,机器学习所获得的机会远远大于挑战。”周志华指出,学件 (Learnware)模型能够部分重用他人结果,而不必“从头开始”,并满足了可复用、可演进、可了解等条件,给出模型的合适刻画。通俗地讲,就是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路,实现事半功倍的结果。
周志华举例:在“碳中和”“碳达峰”被高度关注的时代,当前流行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与环保目标并不是很和谐。但通过学件 (Learnware)模型,可实现“(多个)小模型复用”或能以“低能耗”达到或接近较大模型的性能,这样可能催生一个新产业——学件(Learnw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