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史忠植:
衡阳在人工智能上的 创新空间巨大

  “1981年9月,建立了全国性的人工智能组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标志着中国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原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史忠植,通过智能层次、智能时代两个维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人工智能的诞生时间、发展过程以及智能特色。

  史忠植认为,智能科学是制高点,充满了原始创新的机遇。他用心智模型CAM、ABGP智能体、数据知识中心系统、智能大脑等,说明了智能科学是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知识体系的交叉学科。

  “协同创新是指围绕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元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史忠植以深度学习开源开放平台百度飞桨、悟道开放平台、华为昇思、鹏城云脑Ⅱ,说明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代即将到来,可为社会提供智力能源。

  史忠植指出,衡阳在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布局辐射下,有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可通过应用开放平台,协同创新,开发智能大脑,全面提升城市能级,不断走向全国区域布局的中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共话人工智能 擘画创新蓝图
中国将会从“开源大国” 走向“开源强国”
高性能AI计算机的 评估方法和程序
城市计算和“五网融合” 筑牢智能城市发展深地基
衡阳在人工智能上的 创新空间巨大
机器学习可能催生 一个新产业
搭载数字化 医药健康行业未来可期
衡阳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优势明显
业务、数据、技术融合并进 助力政务服务实现智能化
双轮驱动赋能 特色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人类的第三台计算机 可能是云端机器人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衡阳在人工智能上的 创新空间巨大 2021-10-11 2 2021年10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