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当前中美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
“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有‘三驾马车’——数据、算法和智能算力。其中,算力即生产力,它将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变革。”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表示,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人工智能位列其中。
郑纬民告诉大家,人工智能主要有图像检测和视频检索类、博弈决策类、自然语言处理类三种应用。其中,图像检测、视频检索类可以用在安防、医疗诊断、自动驾驶,核心是卷积网络,这一类应用落地做得较好,已经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博弈决策类可以用于交通规划等,这个类型也已经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核心是强化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类可用于搜索与推荐、智能人机接口,核心Transformer。这类以语音翻译、自动问答、生成文本摘要和创作为代表的自然语言处理是需要较大算力的。
那么,为什么需要一个人工智能算力基准测试程序呢?郑纬民表示,传统高性能计算机的测试结果与人工智能需要的性能不完全一致,公众需要一个简单的指标来回答哪套系统的人工智能算力更强、整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如何等问题,好的指标可以引领该领域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