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永军 通讯员 李钢彪
3月初,市公安局闻令而动,全体民辅警共赴公安队伍教育整顿这场铁腕治警、正风肃纪的攻坚战。
队伍教育整顿一头连着公安铁军建设,一头连着群众安危冷暖。如何通过公安队伍教育整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衡阳公安围绕这一“考题”,亮出了“答题板”。
开门抓整顿:把意见请进来,把满意送出去
队伍教育整顿必须找准“病灶”,“对症下药”做好整改,而敞开大门,广开言路,无疑是最关键的一招。
衡阳公安把敞开门、走出去、请进来结合起来,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警民座谈会、警企联席会、警属恳谈会、入户走访、专题调研等多种形式,架起听民意、察民情的“绿色通道”。 “我们只讲问题,不讲好话,大家放开讲,讲出心里话。”3月18日,衡阳市公安局举行队伍教育整顿开门纳谏座谈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顾问等各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征求意见,听取民众所期所盼。随后,各直属单位、县市区分局纷纷深入倾听民声、了解民情。
为拓宽民意诉求举报渠道,衡阳公安还开通110、12389两个举报电话和举报电子邮箱,建立了“衡阳警事”“网上110”“衡阳群众”App三个举报平台,在公安窗口单位设立举报箱,在公安内网开设局长信箱,畅通内外诉求反映渠道。
“社区民警信息栏要及时更新,方便群众联系到人。”“要加大对电动车遮挡号牌整治力度。”“协辅警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召开座谈会、联席会、恳谈会113场次,收集意见和建议1042条。
针对这些问题,衡阳公安用“钉钉子”的精神紧抓不放,形成了清晰的“整改清单”,制定了整改方案及其“任务书”“时间表”。
对陈年重大疑难案件和信访积案,推行“揭榜挂帅”制度,确保全力核查侦破;对照公安系统“六类突出问题”中执法办案问题,按照“一案一清单”要求,逐案制作疑似问题案件清单,具体到案、责任到人,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对公安民辅警作风问题,从小切口入手,从小事细节抓起,制定出台“十个一律”刚性措施,以史上最严要求推进队伍作风转变……
市公安局将回应群众关切作为检验教育整顿成效的“标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并把整改落实过程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真正做到“把意见请进来,把满意送出去”。
为民办实事:用心解民忧,服务见行动
队伍教育整顿开展的成果,最终还是要体现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上。衡阳公安将开门抓整顿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强化公仆意识、为民情怀,致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和难心事。
“你们真是干了一件大好事,为我们解决了 ‘大难题’。”近日,雁峰区爱民社区的刘爷爷异常欣喜,自己贴在社区墙上的“微心愿”实现了。市公安局留置看护支队20余名民辅警深入该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我为警旗添光彩”主题实践活动,将居民楼下的10余个废弃煤房里堆积如山的垃圾清除一空,解决了居民的“心头大患”。
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学习教育、查纠整改与履行主责主业有机结合,奋力攻坚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春雷行动”。 “春雷行动”中,全市破获刑事案件数,刑拘人数、逮捕人数、移诉人数同比分别上升171.66%、219.27%、96.06%、57.67%。“春雷行动”结束后,4月16日,市公安局又迅速部署开展以“六比六看”为主要内容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警旗添光彩”主题竞赛活动。与此同时,衡阳公安还立足公安主责主业,出台“民心工程”十件实事和“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措施”,真正做到民有所呼,警有所应。
截至目前,全市公安共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67件,派出 “项目警官”457名,走访、对接帮扶企业(项目)565家,解决难题148个,为企业、学校等办实事266件。一桩桩实事、一件件好事、一个个难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