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郭华 尹维龙)瑶民新居屋前,干群围坐一起,读党史、说政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是常宁市塔山瑶族乡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实中的一幕真实场景。
春日的暖阳沐浴着瑶乡,4月22日,塔山瑶族乡党委书记吕晓毛来到西江村,与10多名村民“零距离”交流:“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下午3点,大家在一起诵读党史,激昂高亢的声音在瑶乡深处回荡。
“过去没通水、电、路,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在水电路都通了,真方便。”村民回顾瑶乡的发展历史,感悟大山深处的巨变,深有感触,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听说咱们村里‘西江漂流’快开放了,我会唱瑶歌,有什么办法能让我在家门口赚钱、传承瑶族文化吗?”56岁的村民赵远宣问。他开口了,大家争先恐后:“我会跳长鼓舞,村里会成立长鼓舞队吗?”“我会做长席宴,游客来了可以品尝我们瑶乡美食……”
“大家的问题提得好!”吕晓毛说,西江瑶寨山青水秀,瑶族文化浓厚。今年7月,常宁市准备重新开放“西江漂流”,让游客夏天漂流,秋天溯溪,住瑶寨、唱瑶歌、跳瑶舞,品尝瑶族美食,也能让瑶乡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如何挖掘和传承瑶族文化、促进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吕晓毛跟村民们商议,打算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每个村培养一支唱瑶歌、跳瑶舞的队伍,为游客跳抖糍粑舞、采茶舞、拦门酒舞、长鼓舞;饮食方面则推出瑶乡腊肉、干笋、干蕨、河鱼等特色菜品的长席宴,让游客体验舌尖上的瑶族风情;手工业方面,制作瑶族特色服饰和手工艺品,让游客带走瑶乡记忆。
通过屋场恳谈会,塔山瑶族乡把学党史、办实事搬到村民屋门口,架起了密切党群干群鱼水关系“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