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青
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区环境变得更干净、美丽、舒心,并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但是,我市老城区的人行道普遍存在狭窄、路面凹凸不平、地砖下陷不稳、设施不完善、维修不及时等问题,既影响市民安全出行,又损害城市整体形象。
为破解这一难题,市人大代表陈其芳建议,制订人行道规划设置及铺装标准。严格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2019年版)要求,借鉴发达地区城市建设人行道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市城市主干道、中小街道和背街小巷等不同类型人行道的特点,制订《衡阳市城市道路人行道设施设置及铺装标准》,对新建的城区人行道严格按照统一宽度、高度、铺砖材质、拼装方式等,并注重整体铺装风格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系统性建设好人行道;对老城区的人行道根据需要尽可能按新标准逐步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对人行道的交通标杆、路灯杆、消防栓、垃圾箱、公交站台、窨井盖、盲道、非机动车停放点、书报亭、配电变电箱等设施进行统一规划,明确设置位置和建设标准,保障人行安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同时,完善长效机制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管理经验,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有关要求,制定《衡阳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按照业务类别,从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市容立面、架空管线、广告招牌、景观照明、建筑垃圾、违建查处、占道控管、社会秩序等11个方面制定工作标准,全力创建精细化管理示范路。利用5G大数据信息技术,加强人行道设施运行状况监管,及时维修排除隐患,逐步实现智能化管理。
加强部门联动落实长效管建举措,建立城管、住建、交通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加强日常巡护和维修,严查各类违章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