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钱 辉
“感谢电力部门为我们村搞好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解决了村民‘用电难’。”近日,常宁市官岭镇虾塘村支书杨福生将一面“精准发力助脱贫、倾情帮扶暖人心”的锦旗送到了国网常宁供电公司官岭供电所。当天,不约而同送来锦旗的还有常宁市天畜大堡石灰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终结“用电难”,村民不再愁
虾塘村曾经是省级贫困村。近年来,该村在精准扶贫中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多个产业项目带动村民致富,2017年已整村脱贫摘帽。然而,产业多了,电力不足成了发展的“拦路虎”。杨福生告诉记者,用电高峰期,别说村里的扶贫车间,就连村民家的电器都无法正常使用,跳闸停电时常发生,村民迫切期盼改造电网。“虾塘村乃至整个官岭供电所辖区范围内的供电线路建于上世纪90年代,配电容量小、线径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改善,用电负荷增大,很多地方出现了‘卡脖子’问题。”官岭供电所所长曹良成介绍。
为让村民用上安全电、放心电,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国网常宁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查勘,量身定制了配电网改造升级方案。“连日来,我们组织8支队伍、170多名工人联合作业,对官岭变电站以及官岭供电所供电范围内的官岭镇、大堡乡和兰江乡部分地区300多公里的高压线路改造升级,2.3万用电客户将安全稳定用电。”在官岭镇鹅院村改造现场,国网常宁供电公司副经理刘郑哲介绍,目前他们已完成官岭供电所辖区内10千伏线路集中检修改造,新增配变22台,新增容量2930千伏,新架线路32.9公里,改造、加装各类绝缘、防雷等设施设备不计其数。其中,虾塘村新增配变750千伏安7台,新架10千伏线路2.81千米,改造和新架0.4千伏线路共10.682千米,可满足未来5年以上的发展需要。同时在目前迎峰度冬负荷高峰期,能减少线路跳闸和故障次数,为即将来临的春节稳定用电奠定了良好基础。
用上安心电,发展更安心。虾塘村最大的生猪养殖户雷福生深有感慨,以前村里电压不稳定,饲料粉碎加工有时要等到凌晨四五点,冬天母猪产崽的时候,没有稳定的电力保暖也是他最头疼的。现在电网好了,他再也不担心了。
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位于大堡乡的常宁市天畜大堡石灰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生产秩序井然。该公司负责人王冬桂对官岭供电所的服务赞不绝口:“他们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践行了服务宗旨,电网改造升级解决了制约我们企业发展的瓶颈。”
该企业去年10月份建成投产,是用电大户。今年受疫情影响,企业一再延迟复产,好不容易等到基本恢复后,电力不足又成了难题。由于企业处于枫树村供电线路的末端,全负荷生产时,村民用电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给村里的烟农带来严重困扰。为保证村民用电,企业有时候不得不让电于民,停产或错峰用电。此次电网线路改造升级后,他们再也不担心会“卡”村民的“脖子”了,所以主动为供电所送去了锦旗。
“锦旗背后承载着是一份感动、一份肯定、一份激动和一份责任,我们更要牢记‘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追求人民的需求,让人民更好的用上放心电、舒心电!”国网常宁供电公司党委书记王镯表示,近年来,国网常宁供电公司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中心工作,持续深入组织实施“党建+安全”“党建+服务”工程,推动党建与安全生产和优质服务共融并进,积极改善用电安全,完善优质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优质服务管控水平,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常宁市87条主供电线路进行了提质改造。截至今年底,已经完成了45条。同时,该公司先后对培龙、江边等105个自然村及贫困村进行了农网改造升级,新增变压器196台,新增配变容量30500千伏安,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90.467千米、低压线路392.478千米,让用电客户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