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来自抗美援朝老兵唐章洪的讲述
~~~——记抗美援朝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林炳远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 飞入敌群
——来自抗美援朝老兵唐章洪的讲述

  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名叫唐章洪,四川中江县人,今年85岁,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 

  70年前的那场战争在他的额头和耳朵上留下了伤痕,也给他留下了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 

  自1951年4月入朝作战起,他先后参战上百次,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两次。特别是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他靠着手中的一门82毫米迫击炮歼敌420余人,有效阻滞了敌人的进攻。 

  “那场战役实在太惨烈了,双方伤亡都很惨重!”问起上甘岭,老人眼神凝重,语调也变得沉重起来。 

  1952年10月上旬,敌人加强了对五圣山前沿597.9和537.7两个高地志愿军阵地的空袭和炮击。10月14日,天还没亮,“联合国军”开始集中飞机、大炮对志愿军前沿阵地狂轰滥炸。 

  “炮弹如雨点般向我方阵地袭来,大地在不断颤抖,整个阵地成为一片火海。爆炸声震耳欲聋,空气中硝烟弥漫,让人窒息。”唐章洪回忆道。 

  由于在之前开展的“冷枪冷炮运动”中连连立功,唐章洪被安排到了537.7高地一个重要炮位上,为步兵提供炮火支援。 

  “过了很久,炮火开始向后延伸,这预示着敌人向我们进攻了。我们已经做好与敌人大干一场的准备,一定要杀杀他们嚣张的气焰。”唐章洪说。 

  接到命令后,唐章洪立即按射击预案和之前算好的射击诸元对敌人进攻路线进行拦阻射击。 

  “那时候到处都被烟尘笼罩着,根本看不到敌人,200发炮弹打出去,不知战果如何。正犹豫时,步兵一连连长跑过来对我们说:‘打得好呀!你们的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不断飞入敌群,有效阻滞了敌人的进攻。只要还有炮弹,你们就接着打,不要停。’”唐章洪说到这里,眼神顿时有了光彩。 

  后面的连续射击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同时也惹怒了敌人,敌机开始在他们头上盘旋。突然一颗炸弹在他们工事右上方炸响,卷起的泥土和石块把唐章洪和炮一起埋在了下面。 

  被战友刨出来时,唐章洪满脸是血,20分钟后才苏醒过来。等到再把炮刨出来时,发现炮架已被炸坏。 

  怎么办?战斗还在继续…… 

  唐章洪当机立断,以身体做支架,右手抱着光光的炮筒,左手装填炮弹,采用简便射击的方法打完了剩下的炮弹。

  由于受伤严重,他发射的每一发炮弹上都沾有他的鲜血。 

  “比起牺牲的战友,我这点伤又算得了什么。”唐章洪说,“很多战友牺牲了,被炸得血肉模糊,有的连完整的尸体都找不到。更让人难受的是,战斗的残酷已使我们顾不得掩埋那些牺牲的战友了。” 

  “我是幸运的,而他们再也没能走下战场。”唐章洪说到这里,有点哽咽。 

  直到现在,每当有人称他为战斗英雄,他都会说,自己只不过代表那些牺牲的战友享受了这份荣誉。 

  硝烟已散,精神永存。作为惨烈战役的幸存者,唐章洪一直都在坚守上甘岭精神。 

  “为党尽忠、为国效力、为民分忧”,这是唐章洪早年给自己定下的人生坐标。为此,多年来他一直支持国防教育工作,先后参加国防教育报告会、讲座上百场,还把获得的勋章、奖状等捐给了博物馆。 

  唐章洪说:“一切荣誉,都归属于人民,也应服务于人民,放在那里,才能更大发挥出它们的价值。”

  (新华社成都10月19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天地英雄气:老兵们的抗美援朝
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 飞入敌群
顽强守阵地 孤胆战群敌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 飞入敌群 2020-10-20 2 2020年10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