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苡
手握这本淡黄底色洒些红墨点的小集子,已是白露过后,是日得闲好好读读。
记得那个初夏阳光灿烂的五月,我有幸参加了南岳诗书画社召开的2020年理事会。会上,年近八旬的旷瑜炎老会长充满激情地说:“南岳诗书画社的创社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了,创办之初的规格很高、名气很大呢!当时,湖南唯有南岳、岳麓和洞庭三诗社,南岳诗社的创办者都是享誉海内的大诗人。第一任社长是羊春秋,副社长是马积高……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接诗社这一光辉的历史,勇于担起南岳诗书画社不断发展壮大的重任啊!”旷老会长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在座的每一个人,闪烁着光芒又充满了力量。
真没想到,南岳诗书画社还有这么大的来头;没想到,手中的这本《衡岳风骚》竟如此沉甸甸;没想到,我们肩负着如此重大的使命。
读中师时,教古汉语学的老师颇为自豪地向我们介绍:“我手中这本《中国古代文学史》啊,就是古代文学史专家、湖南师范大学马积高教授编写的,他可是我们衡阳人咧!”那仰慕之情溢于言表,所以至今还记忆犹新。
现在的南岳衡山大牌坊上还有马教授撰写的楹联两首:“天下数名山五岳之中称独秀,人文传太古六朝而后见多姿。”“北望神州擎天四岳皆吾友,南来胜景播誉千秋是此山。”每次从牌坊经过,总会仰望名家所题的楹联,为生活在“文明奥区”而倍感自豪。
翻开目录,此辑分为“骚坛盛事”“五岳独秀”“神州揽胜”“盛世歌吟”“潇湘采风”“先烈缅怀”“湖海唱酬”“遣兴抒怀”“访古怀旧”“文革纪事”等十个栏目,选录了海内外诗友两百多首诗词。其中诗词最多的是“骚坛盛事”“五岳独秀”两个栏目,多是诗社成立的唱和及畅游南岳的抒怀之作,众诗友欣然歌赋,豪气冲天。
96版《南岳志》上记载,“1983年8月26日至29日,在南岳山庄召开了南岳诗社成立大会,同时举行了一次大的金秋笔会。这次与会者近200人。广东的广州诗社、荔苑诗社,省内岳阳市的洞庭诗社、长沙岳麓诗社都派了代表前来祝贺。海外新加坡南洋大学名誉校长、书法家潘受老人,寄赠了手写的贺诗中堂一幅。国内许多知名书画家李可染、黎雄才、钱君匋、赵朴初等,或寄赠作品,或题赠屏额、对联……这次笔会与会者共作诗300余首,作画近100幅。”
随手翻开一页,竟录有日本诗人石川岳堂和石川忠久的诗作。石川岳堂慕名来岳,参加了当年南岳诗社的金秋笔会,并直抒胸怀:“良夜更逢风雅会,两邦友谊豁心胸。”
序言是马教授亲自撰写的。开篇便直陈历史、直面现实:“然三唐两宋,光被千古;而四水三湘,罕见名家。惟楚多材,斯有愧矣。”读到此处,我不禁忆起再次粗略翻阅《南岳衡山古今诗词集成》时,发现该书收录的从汉朝以来至现当代撰写的南岳诗词二万余首,汉代只有一首,晋朝三首,南北朝六首,隋朝一首,自唐代以后诗词数量逐渐增多,至清代最胜。确如马教授所言“而四水三湘,罕见名家,”让人汗颜。
接着,他深入分析了原因,并直陈现状:“至于现代,斯文益昌。然作者如林,小说独著。文尚语体,诗贵自由,唐音宋调,日就湮沉。顾瞻城外,殊有惭色。”从而,提出了他们在南岳创社的初衷:“希邺下之遗风,羡月泉之韵事。于是招邀新故,结社南岳。标屈子之芳躅,扬二王之余烈。遣怀叙志,当盛世之鼓吹;激浊扬清,比野人之芹献。”其实在南岳诗社成立一周年时,马教授也曾以诗明志:“诗律久废弛,我友常痛之。结社南岳巅,永咏干云霓。”可见,他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片赤诚。
正如白居易所言:“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姜书阁、傅白芦、羊春秋、马积高、王晨牧、谭雪纯、胡遐之、康华楚等一大批湖湘文人贤士结社而起,壮抒激烈。他们对中兴古典诗词的强烈使命感,对南岳衡山真挚的故乡情,怎能不令人动容?
第一任社长羊春秋是湘潭大学教授、著名文史学家、诗人 、韵文学专家、中国当代散曲界的旗手。在衡阳迎春诗会上,他激动地写道:“又见人家腊酒黄,迎春总为觅诗忙。”1984年5月,他在诗社组织的采风活动中,看到衡山政通人和、物阜民康,思潮起伏、感慨万端,写下了“矮墙高槛小溪斜,帘幕低垂笑语哗”“绿树红墙隐翠微,谁家翁媪醉扶归”等竹枝词数首……
南岳新春诗书画雅集、诗社金秋笔会、衡阳迎春诗会、名山揽胜等诗文会友的盛况,一时独领湖湘诗坛风骚。读着,咀嚼着,眼前浮现出一幅兰亭雅集、曲水流觞的盛世画卷,令人畅往不已。
“文公默祷开云句,杜老飘流望岳诗。赖有余音传今日,南中风雅共扶持。(胡遐之)”读着读着,不觉天色已晚。然而当时众诗友为结社而作的豪情壮语,仍久久回荡在脑海。忽而忆起,新任诗社秘书长李静在此次理事会后,欣然写道:“拈峰为笔云作笺,更续衡岳大诗篇。”既是美好展望,亦是对吾辈的鞭策。愿携手同行,上下求索,不负先贤。
抬头望窗外,板栗林低凉风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