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南非冰草,被称为‘蔬菜中的贵族’,是制作沙拉的必备辅料;这是苦菊,摘一点放在火锅里,口感脆嫩,还能防止上火……”近日,在蒸湘区惠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农农业”)的蔬菜种植大棚里,该公司负责人罗波向记者一一介绍地里的特种蔬菜。
“如果大家都种萝卜白菜,同质化竞争是少不了的。小众而具有特色的蔬菜,在市场中就显得特别醒目,售价虽比传统蔬菜高出2—3倍仍供不应求。”罗波告诉记者。目前,惠农农业种植面积达到700余亩,是衡阳市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特种蔬菜种植基地之一,种植有田三七、紫贝、天葵、长寿菜、芝麻菜等十余个品种的菜品。
“小众”蔬菜蕴藏致富“大机会”
看好农业发展前景,却又不能走寻常路,是罗波创业之初给自己定下的经营理念。从2014年投身绿色农业至今,他的特种蔬菜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一些远在郴州、长沙、广东的商家都上门“求货”。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许多传统型农业企业苦苦寻找销路,惠农农业种植基地大门外每天却停着不少来自蔬菜批发市场、超市、酒店的提货车。
罗波是浏阳人,干过保安、开过家庭餐馆。命运的转变源于2014年,他有缘结识了中国农科院博士蒋卫杰,与蒋博士的交流中,了解到特种蔬菜种植的广阔市场。靠着开店传授农业种植技术,赚到第一桶金之后,罗波便着手流转土地大干一场。恰逢此时,蒸湘区政府伸来了橄榄枝,邀请罗波带领雨母山镇临江村村民一起脱贫致富。
“刚创业那会儿,为了节省成本,便自己搭大棚,哪知道大棚的抗风能力差,常被风吹倒……”谈起创业之初的艰辛,罗波记忆犹新。“那时候,常常扎进到地里头就是一天,自己学习自己摸索,不懂就问蒋博士,电话都不知道打了多少。”至今,罗波的案头仍摆放着这些年请教蒋博士时记录下的笔记。
带动当地120余名村民致富
2019年,罗波和他的惠农农业遭遇了一次沉重的打击。因为洪水,农业基地全被淹没,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但罗波没有气馁,继续带领临江村的村民发展特种蔬菜种植。
如今,700余亩种植基地上,一片片规范化的蔬菜大棚内,一块块整齐排列的地头上,冰菜、芝麻菜、田三七、苦菊等郁郁葱葱,长势喜人。慕名前来取经的同行都惊叹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里居然种植着这些喊不上名字的蔬菜。
目前,罗波已带动当地120余名村民致富。来自全国各地220名学员慕名前来考察,拜师学艺。
谈及下一步发展,罗波充满信心。在蒸湘区关工委的帮扶之下,惠农农业已经接待过几次青少年实践活动,并计划着把“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纳入下步业务范围。同时,又流转了一些土地,用来种植桑葚、水蜜桃等水果,一条以生态农业、技术培训、观光旅游为主体的产业链已初具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