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效、便捷、清廉服务为底色,做好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次数、减成本等“减法”文章,清理办事事项,简化办事流程。
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是负责我市住房保障建设管理服务职能新组建的重要民生部门,又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瞄准“住有所居、住有安居、住有宜居”的宏伟蓝图,坚持高质量发展新理念,紧扣建设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级市的核心目标,贯穿服务产业发展、服务住房保障两条主线,突出抓好服务房产市场、提高保障水平、强化资金归集、提升综合管理、加强经办能力、坚持从严治党“六大高质量发展板块”,努力打造“担当型、服务型、智慧型、清廉型”住房保障部门。
一、突出政策松绑,做强房产链条。全面打通影响房地产市场发育的制度壁垒和交易堵点,打好政策“组合拳”,释放政策长期综合效应,为房地产业新一轮发展强链、延链、补链注入活力。一是释放监管红利。坚持“项目为王”,把项目作为一切服务的重中之重。在确保监管到位的前提下,精准推出差别化预售资金监管新政。对综合实力强、信用等级好、发展影响大的房企好项目、新项目,下调预售资金监管比例,全年为房地产市场主体释放长期性流动资金120亿元以上,拉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二是推行银行保函。出台银行保函实施具体政策,鼓励以银行保函的方式代替现金形式的保证金,增加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三是解控资本增效。科学合理调整项目资本金适时解控节点,加快项目资本金的周转速度,实现总额提前,解控时效提速40%以上,盘活沉淀资本。四是放宽缴费时限。推出物业维修专项资金阶段性缓交办法,实施分期交付,缓解开发企业资金压力。
二、突出“住有所居”,保障民生需求。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民生改善,要进一步夯实保障性住房供给,努力实现“应保尽保”。一是破解房源难题。着力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多模式管理的住房制度,建立多渠道住房保障体系。积极推动城区住房制度的改革配套、城市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和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改造计划的实施。加快培育住房租赁市场,探索住房公积资金增值收益补充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来源实施办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市保障性住房的总量不足、环境不优、进度不快问题。二是优化调配课题。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分配原则,降低住房保障准入门槛、扩大保障范围,抓好公租房分配管理,满足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加大对我市新就业无房职工和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保障力度。三是创建项目精题。以“精致管理、精细建设、精美小区”为导向,加大公租房小区的创文创卫、综合治理、房屋修缮,和配套基础设施投入,创建一批优质示范小区,营造“住有宜居”的优良保障环境。四是做好补贴亮题。主动对接我市“3311”工程千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加大对人才引进、产业发展等群体的住房保障服务,落实租赁补贴、购房补贴等政策,做到“一户不漏、一分不少、一天不拖”。
三、突出优质服务,维护市场秩序。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是房地产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一是当好决策参谋。加大房地产市场交易数据监测,强化交易数据分析,因时施策、分类指导,为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二是加强争议调解。妥善调处房产交易、房屋面积、房屋价格等矛盾纠纷,加强政策文件解读落地,严格在法规框架下优化办事服务,维护市场稳定。三是守护群众利益。严格把好房产交易关口,严禁违规办理解除备案手续,灵活运用好预售资金监管、项目资本金等监管手段,杜绝“一房多卖”情况发生、遏制“烂尾楼”发生。开展租赁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促进租赁市场规范有序,当好群众利益守护者。四是开展优质服务。以高效、便捷、清廉服务为底色,做好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次数、减成本的“减法”文章,清理办事事项,简化办事流程,加强平台建设,实现绝大多数事项“跑一次”,甚至“跑零次”,推动“一件一次办”改革提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