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怎么办?肖雯婷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通过“放水养鱼”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要坚持减税降费改革的主基调,通过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等一系列减税举措,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收费等,不断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
“减税降费聚焦实体经济,特别是通过增值税改革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肖雯婷说,对企业来说,减税降费意味着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增加,间接可以带动就业,带动实体经济。尤其是广大民营企业从中直接受益,得以轻装前行,发展更有底气。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最终会使全民受益,因为各个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后会积极回馈大众。比如,衡阳市天然气公司为支持衡阳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市政府2017年13号文件精神,对相关工业企业的用气提供优惠,自2018年1月1日起,非居民用户、工业企业的主干管网设施建设配套费全部免除,2019年为相关企业减负约1400万元,为推动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肖雯婷建议,下一步要加强督查、评估,更加深入推进减税降费政策的贯彻实施,通过建立区域企业数据库,对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效果开展调研评估,并对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情况开展回头看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