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衡阳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像磁铁般吸引客商聚集,成为201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0年我市要大力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活动,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折不扣落实《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优化营商环境20条、减税降费等政策,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精准有效的政策环境、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打造类同沿海地区的营商环境。
方略已定,下一步我们该如何抓好落实,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请听听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怎么说。
数说
2019年,我市“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审批时限提速82.4%。916项“最多跑一次”事项、220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公布实施,“多测合一”正式实行,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在全省率先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纳入“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企业、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47个、60个工作日,落地速度分别提高74.6%、67.6%。
2019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5.7亿美元,同比增长10.1%;新引进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板块、超威集团、京东集团、杉杉集团、悦榕集团等14个“三类500强”企业项目,珠三角眼镜、珠宝、化妆品上下游企业组团入驻,G7无车承运南方运营总部、均和集团大宗商品贸易结算中心等一批总部经济项目顺利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