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被迫辞职≠不辞而别
  ■颜梅生

  【案例】

  王某所在的公司没有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发放工资。在她多次索要后,公司仍拒绝发放拖欠的工资,王某于是不辞而别,也没有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一段时间后,她以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未获支持。王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也没有支持她的请求。她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

  【评析】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即当出现对应法定事由时,劳动者不仅有权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还可获得经济补偿。上述情形所导致的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通常所称的被迫辞职。

  就《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所列的几种情形而言,除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劳动者可以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即解除劳动合同外,劳动者以其他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必须事先告知用人单位,不能直接以申请仲裁的方式主张经济补偿。

  而且,劳动者在告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明确告知符合规定的原因或理由。如果未说明原因,或者由于劳动者个人的原因辞职,事后再以用人单位存在违法情形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的,不能得到法律的支持。本案中,王某的行为违反了程序性要求,无法获得经济补偿。

  需要注意的是,在以这种方式主张经济补偿时,劳动者要留下已告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据,如让单位负责人签收辞职报告、通过快递邮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让同事作证、拍摄影像资料等。

  (本文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仅供参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334
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失业保险可返可补
从袁隆平的担忧说起
如何提升技能和搭建“双创”平台
被迫辞职≠不辞而别
为社区贫困户量身定制岗位
2019年衡阳市本级开展使用失业保险基金 给予稳岗返还及稳岗补贴工作的通告
衡阳日报版面八A08被迫辞职≠不辞而别 2019-10-30 2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