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沉于乐者洽于忧
  沉于乐者洽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慢于朝者缓于政,害于国家者危于社稷。

  ——《管子·中匡》(春秋·管仲)

  ■译文

  沉溺于安乐者忧患就会靠近,追求口腹享受者就会懈怠修身养德,怠慢听朝者就会缓慢施政,对国家不利者就会危害江山社稷。

  ■解读

  这句话包含着春秋时期齐国丞相管仲对勤俭兴邦的深刻认识,他告诫为政者,要随时保持忧患意识,切勿贪图安逸享受,切忌追求吃喝玩乐,要常修大德,勤勉为政,才有利于国家社稷、利于广大人民。

  春秋时期,很多国家奢靡之风盛行,管仲意识到奢靡享乐、懒政怠政之风,对国家发展有重大影响。在齐国大夫鲍叔牙的力荐下,齐桓公任管仲为相,并称管仲为“仲父”。君臣同心,对内开源节流,大兴改革,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齐国国力逐渐富庶强盛。

  这句话蕴含的思想与当下纠“四风”,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顽疾不谋而合。近年来,党风政风不断好转,但是依然有个别领导干部怕苦怕累,很少下基层;有的在生活上贪图享乐,消费挥霍无度;有的干工作拖泥带水,为群众办事慢吞吞、服务冷冰冰……这些不正是现实中的“沉于乐者”“厚于味者”“慢于朝者”吗?“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长此以往,党和政府如何取信于民?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为政者的作风问题关乎党的形象,关乎民心向背,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守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关键少数”的优良作风带动党风政风不断向好。(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中国对联里的爱国情怀
文武兼备的洋务思想家
沉于乐者洽于忧
实践哲学的中国范式
但愿罗衣拂 无使素尘弥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沉于乐者洽于忧 2019-04-30 2 2019年04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