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厚良是珠晖区司法局一名调解员,从2007年开始,他先后担任衡州路司法所所长和东阳渡司法所所长。10余年来,他组建和完善调解机构30个,培训人民调解员500人次,成功调解矛盾纠纷近1000件。
编织“蛛式”调解大网
东阳渡街道是城郊接合部和珠晖区的老工业基地,社情民情十分复杂,各种矛盾纠纷多,但无论什么样的纠纷,罗厚良不畏不推,始终坚持依法调解。
在东阳渡司法所工作期间,罗厚良逐步将司法所和各村村干部联合编织了一张紧密的“蛛式”调解大网,只要任何地方有纠纷发生,司法所和村干部第一时间就能“捕获”到这个消息,迅速赶往现场进行调解。
在复杂的三调联动纠纷调处中,公安派出所、综治办都会同司法所主持调解工作。罗厚良因工作扎实在全区名声大振,获得全省“三调联动解纠纷,防控风险促发展”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在他的带领下,珠晖区东阳渡司法所在1月底召开的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系全市唯一获奖单位。
独创“罗氏”调解心经
“做调解工作需要工作经验,还需要讲究技巧。”一名成熟的调解员需要多年的历练和经验的累积,罗厚良常说,调解需要耐心、细心,真正听懂双方的内心想法,更要对事情判断精准,把握要害。“调解需要商量,而不是说教,商量才是让大家互相信任的前提。”
2017年6月,某厂职工丁某请求调解与业主朱某长达5年的门面纠纷案。此前,社区和街道综治办多次调解没有取得成功,双方当事人一见面就脸红脖子粗,吵得不可开交。罗厚良接手后,通过争吵声听懂了他们的内心想法,迅速找准了矛盾的中心点,剔除双方认可的没有争议的部分后,把纠纷争执点聚焦在某个区间内,这样抽丝剥茧下来,问题就简单多了。最终,双方当天达成意向,5天之后就握手言和。
“争取人民调解结果与法律判决结果基本相一致,这是我们调解的参照原则。”罗厚良在实际调解中,总是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相关法律条文给双方参照,鼓励当事双方查阅相关法律、咨询律师,做到心底有数。同时,调解的纠纷要公正、公平、公开,不论何时都要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10余年来,罗厚良经手的千余件调解纠纷案,没有一件发生事后反弹的。如今,他常常被邀请参与区内一些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并善于总结经验,把自己参与的典型代表性案例写成材料与同事分享,以老少传帮带模式为年轻人提供现成学习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