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墨双修”讲究文以载道,墨以传情。书法的本质是书写性。笔墨技法要靠千锤百练,人文情怀要靠尊闻行智。要做到五个不脱离,既不能脱离“汉字”;不能脱离“毛笔”;不能脱离“书写性”;不能脱离“传统文化”;不能脱离“艺术本质”之美。一切艺术之所以动人皆离不开一个“真”字。
书者,要有“五匠精神”。即泥瓦匠,接地气;篾匠,会格口;木匠,会取材,弹墨线,多才多艺;铁匠,能淬火,会锤练;石匠,石上生花,稳健隐喻。工匠精神,最质朴又鲜活的匠人精神,但不是写工艺字。书存山岳气;画冶众生心。画入山色里;书存古气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法要讲:“用笔美,结构美 ,章法美”。用笔美,在于执笔运笔手法,手法不对,则笔法不精;结构美,在于字法形态构成;章法美,在于艺术符号出彩。
学好楹联书法,要耕读三本书(以文化人、既“通三关”):1.中国书法史;2.文学、国学方面的书;3.哲学、美学方面的书。(通“三关”、讲“三美”“四大能力”“四字五决”“六法”“六戒”“七句话”)。
我们讲书法的基本功,其核心密码在于四大能力:驾驭毛笔的能力;驾驭墨法的能力;驾驭章法的能力(字形、行气、字眼、留白、通篇构成和谐);驾驭书法用辞的能力。窍门在于:多读、多临、多写、多看。那么,书法审美、神采,味道在何处?全部涵养在“古、雅、韵、逸”四字“五诀”里。解读:
一是,笔墨之美。精美在于挥毫。点画线质决定高下。下笔有由,静水流深,笔墨萧散意率真。意在笔先,捺划笔尽意远,撇划悬崖勒马,势险履平。如同司机驾车、转弯、调头、换挡、控油;如同打乒乓球手势、手法动作;如同厨师炒菜,知味停车,色香味美。好的零配件可组装一部好高档车,否则是一部“小四轮”。笔法翻宜适度,起、行、收,三过其笔;(线中段的质感与力道,节奏与神采,不能忽视)。提按绞转,力重味厚,凡同必异。笔法是书法最精髓的,最难的。心正则笔正。用笔讲用中锋是书法之宪法,是用笔之根本大法。
二是,气格之雅。巧妙在于布白。笔法、字法、章法、墨法,关注单个字和字与字,行与行,知白守黑、空间分割,边角余料。“造字眼”是一个好的书法家能力的表现。文、款、印乃书法作品三大要素。书作通篇看章法、字眼、留白、款识,是否砚田乐事,书舞同势,书脉同正,书哲同理,明阴洞阳、智圆行方,虚实变化,开合呼应,乱中求治,治中求乱,寻绎跌宕,简静平和。力求做到:书文相糅、刚柔相济、质妍相合、动静相宜、奇正相生,雄秀相融。技法、心法、道法自然。粗犷不粗野,生拙不笨拙。讲法度,主要处理好:“尺度”“速度”“力度”“厚度”的关系。
审美,是一个书家的核心竞争力,一种品质和修养。要想把书法写出神彩,文约理赡,尝试九种方法: ①大小长短。②平正欹侧。③减省连结。④收放伸缩。⑤疏密匀豁。⑥开合向背。⑦避让有就。⑧参差错落。⑨凡同则变。审美能力,决定水平高低和感知力,是生命力最感动的画面。
三是,文辞之韵。至乐莫如读书。画写真崇妍美;书宣情尚古今。翰墨弘文,笔墨情趣。以德入书,以学养艺。文心向雅,吞吐大荒。读书人不一定写字,写字人必好读书。在古人看来,写字再寻常不过,就是熟能生巧。“先文而后墨”,故舞文弄墨。并不是会写字就成文化人。文化、文脉、文彩、文韵、书道同修,书文同境,书诗同韵。自古以来就倡导:知书识礼,文人之书,文人之画,文人之诗。文墨济美、文运享通。
四是,心灵之应。书是君子之艺。笔端俊逸,纸上风流,翰墨逸飞,抱朴守真。一切唯心造,书当造乎自然,书以疏欲风神,会心处不在远。风神景气随胸臆;世品文格带性情。重性灵,写心,丈量着艺术审美界点。书为心画,书隐同喻,书乐同道,书情同真。作书养气,意与古会,书香满屋,书斋门望。正如王船山论句曰:虚空中传出动荡;神明里透出幽深。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此语道出了中国艺术最高理想和最高成就。妙哉!
五是,时代之仪。“笔墨当随时代”。积学贮宝,与时俱变,“结字因时相传”。在传统正道上深入地实践体会,破与立。用现代书写语言,成功诠释古代经典。不仅要求宽度,更要求深度、厚度、高度。
遵道而行,尊闻行智、谢赫“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这是中国书画重“神似”区别于西洋画重“形似”的法宝。此外要防止犯六种错误:①不耐寂寞,急功求利(戒,臭铜味)。②不学理论,闭门苦练。(戒,偏执教条)。③一爆十寒,乱投师门(戒,浮躁与贪婪)。④不读碑贴、厚今薄古(戒,跟风,不讲笔法)。⑤临帖不精,自己乱画(戒,邪门歪道)。⑥排斥异己、骄傲自满,容不下批评(戒,无法无天)。放弃了“境界”与“静界”,奴化了艺术。根本就不知道人格,人文,大于能力。蒋万怡先生有副讽喻联曰:“朝朝暮暮希图显摆,眼球频博,好评而渐失;字字句句总费磋磨,劣作耻登,赞誉反犹加”。
总之,书之法、书之美、书之声、书之情、书之韵、书之意、书之气、书之味、书之神、书之势、书之舞、书之道,在于制造矛盾、化解矛盾、平衡施治。谓之,古雅唯尚,古拙唯上。古意唯妙,古趣唯神。所以说,万象尽在一管中,如醉如梦如幻。书法的秘诀在于游于艺,虚而实,变则通。心灵之境、简约之境、淡雅之境、寂寞之境、拙丑之境、虚幻之境、字外之境。画取形,书取象,笔取势。写字,写生、写意、写情、写心。涵养书艺,文墨济美,砚田乐事,尚见彦涵。我总结概括七句话:读帖——和帖谈心,不二法。笔法——心摹手追,变则通。留白——空间分割,造字眼。虚实——明阴洞阳,化矛盾。宣情——天人和一,意法气。弘文——文以载道,游于艺。读人——人品谦吉,成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