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1月15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官声始于初任时
  官声贤否,去官方定,而实基于到官之初。盖新官初到,内而家人长随,外而吏役讼师,莫不随机尝试,一有罅漏,群起而乘之。近利以利来……事事投其性之所近,阴窃其柄。后虽悔悟,已受牵持,官声大玷,不能箝民之口矣。故莅任时,必须振刷精神,勤力检饬,不可予人口实之端。

  ——《学治续说》(清·汪辉祖)

  ■译文

  官员名声的好坏,离任以后才有定论,但这定论的基础却在他上任之初就开始建立。大凡新官上任,在内有家人仆役,在外有胥吏差役和协助办理诉讼的人员,没有不借机尝试着做些讨好官员的事情,一旦官员有漏洞可钻,他们就会群起而动进行钻营。如果官员贪财好利,他们就用财利来满足他……事事都投其所好,以便抓住官员的把柄来进行操纵。即使官员后来悔悟了,但已经深受他们的牵制,名声受到极大的玷污,不能止住百姓的悠悠众口了。所以,官员上任之初,就必须振奋精神,尽力约束自身并整饬风气,不给别人留下话柄。

  ■解读

  本段话选自清代名幕汪辉祖的《学治续说》。有道是: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一个官员的名声好坏,一般在他离任后才能得出结论。汪辉祖却认为,在官员刚刚走马上任时,就开始种下了官声的“种子”,定下了官声好坏的基础。因为新官上任,意味着手中掌握了新的权力。此时,就会有一些心术不正、投机取巧的人闻风而动,为了各种利益,跟官员拉关系、套近乎,问其兴趣、探其所好、找其“命门”。一旦有罅漏可钻,他们就会蜂拥而上,千方百计攀龙附凤或者抓住官员的把柄,让官员为己所用。一旦把柄落入他们手中,官员便只好受他们牵制,走上贪污腐败的不归路。因而官员自初莅任时便当如履薄冰,谨慎小心,不仅应当选好管好身边人,更应当检点自身言行。

  因此,官员上任伊始,就要注重官声,谨言慎行,慎于初、慎于微,在此基础上,励精图治,成就一番事业,如此,才能博得百姓的赞誉。

  (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三种古代监狱管理制度的演变
做官、刊刻地方文献皆有建树
官声始于初任时
竹子的栽培与综合利用
历史上的杨家将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官声始于初任时 2019-01-15 2 2019年0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