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9年01月09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大千亿产业领航衡阳“换道超车”
  ■统筹/本报记者   罗文鹏    整理/本报记者   姚永军   罗文鹏  许  珂   金明达  摄影/黄   沐   陈太仰   王  翟  

  千亿产业集群的力量,澎湃衡州大地,推动大城衡阳崛起。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军民融合、有色金属、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全域旅游、油茶等农副产品种植加工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悉数落户,衡阳重拾工业荣光的梦想渐成现实。

  在产业引擎的带动下,2018年前三季度,我市GDP增速时隔27个季度后重登全省榜首,衡阳“换道超车”有了强劲的“加速度”!

  在千亿产业集群的带动下,衡阳正朝着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及最美地级市奋勇前行。

  “产业航母”带动衡阳向更高层次迈进

  市人大代表   夏君山

  发展产业集群是繁荣区域和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作为全省第二大城市、湘南地区中心城市,现在又被明确为全省三个大城市之一,衡阳发展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

  市委、市政府布局八大千亿产业集群,是对全市经济版图和产业体系的重新定位和高端规划。随着它们在衡阳落地生根,势必形成八大“产业航母”,加速推动我市成为创新要素活跃、辐射带动面广、集聚人口能力强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层次迈进。

  在规划、建设八大千亿产业集群的过程中,衡阳要坚持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方向,紧密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战略,积极探索“智能制造+服务”发展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努力走出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为衡阳“换道超车”、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重大历史机遇正垂青衡阳,我们不能止步于八大千亿产业集群。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上,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积极打造更多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产业航母”的规模,吸引更多的资金、人才向衡阳集聚。同时,充分利用新增的外来人口和资本“红利”,大量刺激消费,有力促进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努力提升衡阳的竞争力和战略地位。

  新时代呼唤新发展,新征程肩负新使命。面对当前百舸争流、人心思上的大好局面和蓬勃发展态势,衡阳人必须明确意识到自己肩上的重要责任和担当,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打造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最美地级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八轮驱动”的衡阳明天会更好

  市政协委员  罗安宝

  我认为,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班子除了做好规定动作外,主要是要干好“两件事”。

  第一件是做好城市建设。衡阳是座宜居城市,有“三江六岸”,交通优势、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医疗教育资源也很丰富。怎么把中心城区搞得很漂亮、很舒适、很便捷是市委、政府要好好考虑的。

  第二件是抓好工业经济。抓工业经济就得抓园区,抓大项目、好项目,这个是衡阳发展的基石和基础。衡阳虽然是老工业基地,但工业不强一直是困扰我们发展的短板。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仔细分析衡阳的优势在哪里,还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底子或者资源,然后通过挂大靠强、招大引强、扬长避短把龙头舞起来。

  军民融合、有色金属、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全域旅游、油茶等农副产品种植加工等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一个个落地,就相当于给衡阳经济发展装了8个带动力的轮子,“换道超车”也好,“弯道超车”也好,都不成问题。

  这八大产业中有些是传统产业,比如有色金属、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在有些人眼里这些可能是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是夕阳产业。但是,如果我们能做到在承接产业转移、重新建厂时,提质升级,引进新的生产线,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环保品质,老树也能发新芽。

  当然,这八大产业要完全生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需付出艰辛的努力,必须要有一套体制机制来保障,要有一个长远规划来约束,要有一个顶层设计来指引,要经过反复科学论证。我们要整合全体衡阳人民的力量,咬定目标,撸起袖子加油干。

  主动当好产业发展的“服务员”

  市人大代表  殷小虎

  千亿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的支柱和品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各地围绕千亿产业集群的“招商引资”竞争已趋于白热化。哪个城市能为千亿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哪个城市就赢得了先机。

  我市要大胆创新、吸引人才,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主动为八大千亿产业集群的发展做好服务。

  政府部门要主动加强服务,努力当好企业家、创业者和市民群众的“服务员”,为项目建设、企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更多行业龙头项目落地衡阳。同时,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借鉴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和举措,强力推进“招大引强”行动,吸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衡阳。

  要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推进机关干部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上门“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歪风邪气,让“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工作实践。以高效快捷的服务,以亲商、重商的良好营商环境,让更多知名企业对衡阳的未来充满信心。

  “硬条件”和“软实力”要同步提升。建议进一步强化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落户衡阳,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全面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主动对接世界、中国500强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发展,为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抓手。

  此外,建议我市进一步推进“产城融合”“产融结合”发展模式,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动衡阳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八大千亿产业拉动实体经济加速提质

  市政协委员  吴  颖 

  落子松木经开区的比亚迪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产业园,承载着衡阳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梦,目前各项建设正稳步推进。2018年12月26日,衡阳市胶轮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市聚力打造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更进一步。

  有色金属千亿产业集群也取得重大进展。2018年12月26日,中国五矿铜铅锌产业基地30万吨锌项目,在水口山经济开发区正式投产,创造了“衡阳速度、湖南速度和五矿速度”。

  2018年11月16日上午,衡阳市与中核集团、中钢集团、南华大学等合作共建的湖南白沙绿岛军民融合产业园暨大健康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在长沙举行。这标志着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白沙绿岛军民融合产业园及核特色医疗产业,全面进入公司化、实体化运作阶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衡山科学城在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设光电产业基地,北航产学研中心、智能精密制造检测中心投入使用,率为公司组装生产的光纤陀螺仪及惯导设备投放市场。湖南中部芯谷科技有限公司与国防科大合作研发出航空航天所急需的光纤陀螺核心电子元器件芯片及其他特种芯片,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且已有产品供应市场,实现了国产化替代,并使光纤陀螺系统精度的提升有一个质的飞跃!

  随着8个千亿产业集群落户衡阳并陆续投产见效,衡阳实体经济发展将明显加速、提质、增效。2018年前三季度,衡阳GDP增速排名时隔27个季度后重回全省榜首,财税收入质量为历史最好水平,就是产业拉动的直接体现,展示了大城衡阳的实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八大千亿产业领航衡阳“换道超车”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八大千亿产业领航衡阳“换道超车” 2019-01-09 2 2019年01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