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在冶金行业工作三十多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誉。
2018年,是钢铁去产能的巩固之年,也是钢铁去杠杆的攻坚之年。
然而,纵观如今的钢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面临着种种挑战。如,在产品质量方面,还有少数高精尖领域的基础零部件、元器件、重大装备所需钢铁材料难以有效满足需求,一些量大面广钢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高,等等。
为此,新时代中国钢铁行业的绿色发展在环保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充分研究政策要求,开展全厂系统诊断及优化。在超低排放这一硬性指标的要求中,环保政策势必向差异化的管理方向过度,化解过剩产能、停限产等政策都将与环保水平挂钩。同时,在环保的高压态势下,企业要完成对全场工艺指标、治理设施、美化绿化、管理水平层面的全面优化,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
其次,钢铁行业应以排污许可为核心,提高企业环保管理水平。一是在尚未全面开展证后执法前,对照排污许可相关要求主动差缺补漏;二是严格落实台账记录、自行监测具体要求,为今后自证守法提供有力依据;三是通过季报、年报的申报,全面掌握企业排放情况,了解企业真实环保水平;四是自我加压,实施高水平的环保改造,减少排放总量,结合《环保税法》享受税收减免。
第三,要切实提高环保治理水平,减少停限产比例。企业应借助停限产政策,激发自身环保治理的积极性,对重点产污环节、全场无组织开展综合治理,切实提高环保水平,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观点摘登
高质量发展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预期改革成果。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是提高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