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钢铁行业的重大任务是——科技创新,开发工艺绿色化、装备智能化、产品高质化的产品,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污染和排放。特别是在实施绿色化生产的过程中,要实行物流、能源等的智能控制与优化协同,着力开发与应用智能化技术,实现信息深度感知、智慧优化决策和精准协调控制,以智能提高我国钢铁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如今,国际上的发达国家正大力推行智能制造,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所谓的智能制造,是将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不仅仅只是叠加,而且要有乘数关系,即三个IT的立方。
其中,智能化的核心就是工程化物理系统(CPS)。
CPS 是一个以通讯和计算为核心的集成的监控和协调行动的工程化物理系统,具备很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执行效率,是一个从纳米世界到基于大规模广域系统的系统。
作为一个智能系统,智能钢铁生产系统同样应当具有感知能力、记忆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自适应能力、行为决策能力,具有感知、记忆、思维、自学习、自适应、决策,具有自组织、自协调、自重整等自治功能。通过学习,可以使计算机获取、重构、创新知识,提升钢铁设备处理问题的能力,改善自身性能。
这样的话,我们的转炉、连铸机、轧机、热处理线就由没有感觉、没有灵魂、不会思考、不会合作的物理系统成为活物,不仅有了感觉,还有了思想,变得更智慧、更聪明,甚至超过人类。
■观点摘登
实施智能制造,就是要将这一技术应用于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实现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智能制造服务,在制造过程中进行感知、分析、推理、决策与控制,迅速开发市场需求的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