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主要从事合金设计、材料热力学及其在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国际合金相图委员会工业奖,湖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等。
从今年打响的中美贸易战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加收关税范围包括高性能医疗机械、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智能制造领域。因此,从国际和国内的形势来看,发展制造业,特别是发展智能制造业迫在眉睫。
如何发展、做强制造业?关键在技术创新。要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水平。中国制造业要继续积极承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坚持对外开放,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切实加强研发力量,努力提高集成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中国制造业从中、低端产品加工厂转为世界制造业中心;多层次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在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成为“世界办公室”;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展好制造业从何入手?新材料的发展是重中之重。新材料科技被列为21世纪优先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指明了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大重点发展方向,明确了主要发展目标,提出到2020年,实现70种以上重点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建成与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工艺装备保障体系。
如何发展新材料?要设立重大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加强新材料研发与先进制造紧密结合,开发和突破一批面向各基础材料行业转型升级的共性关键技术和重大应用技术。要设立关键战略材料专项计划;集中力量突破先进核心工程化工艺技术制约,提升关键战略材料产业化共性工艺技术创新水平。要设立前沿新材料专项计划和专项资金;集中力量建立若干国家级前沿新材料创新中心,加强前沿新材料标准及应用标准的研究制订。
此外,发展中国制造业,还应重点从生产方式趋向智能化、网络化,企业组织走向扁平化、虚拟化,产品模式转向定制化、服务化这三个方向进行转变。
■观点摘登
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竞争力和高附加值背后的推动力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要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推荐科研成果产业化、完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运用等六方面提升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