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强劲,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世界份额于2017年三季度突破50%,依靠强大市场内需与政策向导,北汽EC系列纯电动车型销量夺冠;以销售额作为参考来看,在乘用车领域,国内车型与国外车型在品牌认知度、技术水平等方面尚存差距。
2016年12月底,四部委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存在的问题,对原有补贴政策体系进行了完善。针对生产企业鱼龙混杂,质量良莠不齐;产品过度依赖补贴,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发展思路不具备可持续性;车辆实际使用率很低,多数企业产销量严重不符,部分企业骗补情节严重等问题,《通知》要求,强化技术发展路线,提高补贴产品技术门槛,抑制落后产能;降低补贴金额,倡导企业挖掘市场实际需求;补贴理念由生产端转移为使用端,增加了补贴领取与行驶里程挂钩的要求。补贴新政对纯电动客车技术水平做出了一些系列要求。补贴对市场结构已产生影响,2017年度,新能源乘用车出现大幅增长,新能源客车产量快速回落。
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不应仅仅依赖于补贴。国家也认识到补贴政策只可解决市场孵化问题,难以培育健康有序稳定发展的市场。在国补和地补逐年退坡的同时,政策逐步变为鼓励补实基础设施的短板,建立倾向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环境和经济优势环境。
2017年9月27日,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等五大部门联合公布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被认为是中国汽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该项政策将对新能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至2020年,法规将要求广义乘用车油耗目标值降至5L/100km;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对比,我国油耗目标降幅一致,但油耗限制并非最苛刻;单靠内燃机技术进步与车身轻量化技术难以实现油耗目标,必须辅以混动技术。为此,2021年8月30日前,车企必须完成2019年和2020年两年的负积分抵偿任务,车企对节油技术需求急切。该项政策也暗藏了新机遇,以48V轻混为代表的发动机节油技术路线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双积分政策”强制国内主机厂向新能源转型,具有技术优势的新能源车企将握有主动权。
■观点摘登
乘用车按计划补贴退坡: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政策按照原定计划逐步退坡;新规继续按照续驶里程水平划归补贴标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纯电行驶里程门槛为50km,刺激轻混车型发展;对燃料电池车型补贴政策不变。
以48V轻混为代表的发动机节油技术路线将迎来爆发式增长:48V系统是环保法规下的一种便捷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