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网上曾经流传着一种说法:腌菜中含有的亚硝酸盐能够致癌。实际上,蔬菜腌制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的波动,只要掌握合适的时间食用,其实并不用担心“致癌”的问题。
■有害物质
可能含亚硝酸盐
盐糖多无益于健康
腌制食品里面究竟什么有害?其实,它的害处无非两个:一是某些腌菜亚硝酸盐过高,这东西可能会和蛋白质食品中的胺类物质合成致癌性较强的“亚硝胺”;二是盐分或糖分过高,对一些慢性病不利。
日常制作泡菜、酸菜,其实是需要接种发酵菌进行发酵的,一般酸菜用的发酵菌为醋酸菌,泡菜用的发酵菌为乳酸菌。如果是纯菌种接到蔬菜中,理论上是不会额外产生亚硝酸盐的,其中的发酵菌属于无害的细菌。
然而,腌制过程中难免会混入杂菌,这些杂菌很多具备硝酸还原酶,于是就会在酸菜或泡菜中产生更多亚硝酸盐,这些菌可以被视为有害的细菌。
此外,用蔬菜和盐一起腌制的普通咸菜并不需要发酵,这一类咸菜由于没有发酵菌的抑制其实感染有害细菌的概率更高,所以相对于同条件下的泡菜、酸菜可产生更多的亚硝酸盐。
■安全范围
“暴腌菜”并不安全
东北酸菜20天可吃
实际上,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并非一直居高不下,有一定的节奏变化。
随腌制时间进行,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某一高峰,甚至超越安全标准上限;然后随着腌制时间延长,亚硝酸盐含量会下降,继而下降到一个安全剂量范围。
这也就是老人们平时说的腌菜是否“腌透了”。腌制透的咸菜亚硝酸盐含量会大大下降至安全范围。因此,所谓的“暴腌菜”,也即短期腌制蔬菜就明显不那么安全了。
那么,究竟多长时间才能腌透呢?研究发现,不同的食材及处理方式,以及腌制的温度、盐量等都会影响“安全时间”的界定。
曾经有实验证明,东北酸菜的亚硝酸盐浓度在腌制七八天时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到20天之后已经降到安全水平。而芥菜、大白菜应至少腌制8天之后再食用,白萝卜则至少要腌制20天后食用。
一般情况下,蔬菜在腌制3周之后可达到安全水平,这时候再吃则相对安全。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