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7月31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尧诲:文武同治,赏罚分明
  刘尧诲,字君纳,号凝斋,明湖广衡州府临武县人,长年居住于衡阳,遂为衡阳人。嘉靖三十二年(1533年)中进士,授江西新余知县,后升任为南京刑科给事中。

  当时,东南沿海一带倭寇肆意横行,朝廷委派胡宗宪领兵进剿屡战屡败,致使倭寇气焰高涨,直犯扬州、高邮,逼近南京。刘尧诲上疏弹劾胡宗宪失策、无能,但奏疏被宰相严嵩扣下。

  不久,刘尧诲得知江苏、浙江官吏,以筹备平定倭寇军费为名目,推行“提编法”,向百姓提前征收三年役租赋银致使民不聊生。他又上疏“不若省费,罢兴作,省冗宾。”之后,奉命查检南京府库藏,核减内外供应和查处尚衣寺的“冒旬滥领”,因为其铁面无私、不徇私情触犯权贵,险遭阴谋陷害,他只得称病辞归,致力于学问。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才复出。

  万历二年(1574年),福建有巨寇林凤劫掠沿海各郡,刘尧诲设下方略,歼灭林凤及余党,并平定倭寇朵麻里部。但南澳岛介于漳州、潮州之间,海盗往来都以之为据点。他奏请朝廷在南澳岛设总兵镇守,以防后患。在福建执政3年,刘尧诲共节省军饷银3万余两,尽数归公。调任江西巡抚后,他目睹百姓生活贫困,又奏请朝廷豁免历年积欠赋税银29万余两。次年,晋升为兵部侍郎兼御史中丞、两广总制。

  此后,他主张严明军政条例,禁馈赠、惩贪污、裁冗员、修器杖,文武同治,赏罚分明,平定了两广骚乱,让粤盐进湘畅通无阻。在广东期间,节省军费银38万多两。后宁夏缺饷,军队哗变,朝廷将此银两运送宁夏,方得安宁。

  刘尧诲为人沉毅寡言,学识渊博,创建了濂溪书院,并亲自作记。万历十三年(1585年)卒于衡阳,赠太子少保。

  (本报记者胡建军根据市志办提供的资料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诗人笔下的南岳风采
刘尧诲:文武同治,赏罚分明
青铜弩机
解衣推食
“清官兄弟”史留名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刘尧诲:文武同治,赏罚分明 2018-07-31 2 2018年07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