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依璇:
“瞎捣鼓”将快递弹送上门
  ■文/图  本报记者   许  珂

  人物档案:李依璇,女,12岁,就读于衡阳市船山实验中学。其创意《包裹智能弹送器》荣获第39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

  

  李依璇是个典型的“假小子”,从小不爱娃娃,却喜欢没事“瞎捣鼓”。上初中后,她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创新兴趣班,经常动手制作模型。

  有一次,李依璇看到快递员楼上楼下反复跑着送快递,就联想到了外婆每天提着菜爬六楼的艰难情景。“如果,有一种机器可以直接将物品弹送到主人家里,快递小哥和外婆都可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于是,李依璇向指导老师邹贤提出了创作“包裹智能弹送器”的想法。

  可是提想法容易,真到了实践环节就难了。“因为没有学过物理,在设计弹射臂时我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动手。没办法,只好天天追问初二的一名物理老师,才弄明白什么是抛物线,还知道了传感器的一些简单知识。”直到这时,李依璇才开了窍。“老师告诉我,当重物朝远离地面方向运动时,速度会越来越小,达到一定高度(可以精确计算),动能耗尽,会有一个极短的时间处于静止状态,然后又加速下降。如果能在静止位置或附近速度很小的时刻,利用磁铁的磁性将重物吸附,就能把包裹自动弹送到主人家的窗外。”

  在设计过程中,她利用“投篮机械人”的原理,将“包裹智能弹送器”安装在快递送货车上,借用车子引擎作为动力来源。车上装有弹射器、自动测距仪、摄像头、风力传感器、微处理器等,启动后能自动扫描出整栋楼的三维结构,检测到每户人家窗户下磁铁的安装位置信号,并自动测量出各弹送点的距离与高度,微处理器根据包裹重量、风速阻力等计算出弹射力。

  她告诉记者,快递件在收件时还统一使用可回收的包装袋(防水),这个包装袋上固连一些强力磁片,用于和户主窗户下的大磁铁吸附。快递员在准备弹送之前,把准备好的快递包裹送入弹送通道,弹送器自动扫描包裹上的条码并计算重量,得知包裹要送到哪一层、哪一户,之后自动计算好弹射力进行弹送。

  专家点评:利用“投篮机械人”的原理将“包裹智能弹送器”装在快递车上,通过对包裹的自动测重、体积预估、投送高度来计算弹送力,以完成货物自动、精确弹送。这个作品创意很好,考虑全面,包括精准度、防盗、防水、防风等,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有效投递,减少投递时间,有效地解决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希望这个创意还能继续完善,甚至可以延伸到其他行业(如军事、建筑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用创新底色描绘环保画卷
做低“炭”生活的生态文明使者
“瞎捣鼓”将快递弹送上门
处处留心有发明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瞎捣鼓”将快递弹送上门 2018-06-05 2 2018年06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