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非遗”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增至6人
本报讯(记者 何芬 通讯员 王治平)文化和旅游部近日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市两人榜上有名:廖寒梅成为“衡州花鼓戏”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邹昆山成为“零陵渔鼓”“祁东渔鼓”“九澧渔鼓”捆绑申报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湖南渔鼓”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至此,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增加至6人。
廖寒梅是“衡州花鼓戏”洪南楚一支的第三代传承人,2013年起担任衡阳市艺校花鼓学员班唱腔、身段、表演老师。邹昆山是“祁东渔鼓”刘贤忠一支的第三代传承人,他的父亲邹祖西、二哥邹华山亦为湖南渔鼓著名艺人,他从艺以来传帮带12名学徒,辅导省内外渔鼓艺人及爱好者3000余人次。
此前,我市已有4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分别为:“衡州花鼓戏”项目的杨小兰,“祁剧”项目的张少君,“衡阳湘剧”项目的夏传进、谭东坡。
据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积极开展传承活动等条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要根据需要,采取措施,从经费、场所等方面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