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穷经究史工于辞章的经学大师
  皮锡瑞(1850—1908)闻名于后世,首先是他在1898年应湖南维新官绅黄遵宪、熊希龄的邀请,受聘担任南学会学长,大胆宣传维新变法;其次是他晚年为新学堂编撰《经学历史》《经学通论》,不遗余力地宣扬今文经学,并成为中国经学的入门读物。至于皮锡瑞的生平详情、思想实况与学术真貌,长期以来并不为世人所知。皮锡瑞生前享有盛名,身后却湮没无闻,虽然可归因于时代嬗变与旧学衰落,却与他的各种著述分散难稽,遗世稿本秘藏难睹,《师伏堂丛书》艰深难懂等大有关系。

  国内外研究者评述皮锡瑞的经学成就与思想,大多依据《经学历史》《经学通论》,个别学者注意到《今文尚书考证》或是《孝经郑注疏》,由此强调他的今文经学立场。现在根据《皮锡瑞全集》,他的全部经学著作中,有《易》类1种、《书》类6种、《礼》类2种、《春秋》类3种、《论语》类1种、郑学类9种附2种、通论群经类5种,可见他博涉群经,成就极广,特别是在《尚书》和郑玄之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

  出于科举考试的需要,皮锡瑞从小接受吟诗作文与读史发论的训练,因此工于辞章,娴熟史传。他年少即以文才出名,尤其擅长骈文,喜欢用骈体撰写史论,辞藻工而议论精,谈古论今,才识往往高出一筹,正如他在日记中回忆:“抗论时事,盱衡今古,鄙宋、明之贫弱,慕汉、唐之富强,少作诗文,多是此种议论。”(《皮锡瑞全集》第10册第833页)然而,皮锡瑞的文学才情与史学见解,不幸被他的经学成就所掩,迄今不受学界重视。

  皮锡瑞的诗词文章,多为叙事、抒怀、写景、纪游、咏史、论古之作,既记下个人的见闻、感受与思想,也折射出晚清波澜壮阔的时局与新旧扰攘的世情,具有较大的史料价值,也有较高的文学艺术性。例如,《师伏堂骈文》收文60多篇,无不骈散交错,文辞清丽,典故庄雅,辞气温厚,议论风发,情蕴渊懿,诵之朗朗上口,思之意绪纷飞,尤其是将经义与辞章冶于一炉,使史论与时事紧密贯通,让人击节叹赏,李肖聃即在《湘学略·鹿门学略》中赞叹“林、苑不能分传,经、文乃合一途”。王先谦辑刻《骈文类纂》时,收录皮锡瑞骈文11篇,在所录8位湖湘文章名家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周寿昌(收文14篇),而多过王闿运(收文10篇),足见皮锡瑞骈文成就之高、影响之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学好《论语》三大智慧 铺就人生成功之路
穷经究史工于辞章的经学大师
《周易》何以成为群经之首
苏门三父子 情操昭千秋
《唐诗的读法》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穷经究史工于辞章的经学大师 2018-04-17 2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