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郑国军。”
“他还有着一副乐于助人的热心肠。”王艳华说。
“山里有个六旬老人每次上下山经过郑国军所居住的护林点都要跟他打招呼,有一次那个老人早晨上山后到晚上7点多还未回来,郑国军顿时觉得不对劲,便上山寻找老人,才发现老人昏在了路边。因为郑国军走得急,没有带手电筒,为了安全起见,郑国军又跑下山拿了手电筒并喊了老人的亲戚一起上山,这才将老人救下山去。”
王艳华说,“平时场区同事们哪家有事需要人手时,郑国军二话不说就去帮忙。不管是帮修屋顶等日常小事,还是红白喜事等,总是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郑国军。”
“只有下雨才能回家一次。”
“我当护林员的这几十年来,基本是以林为主,以场为家,只有下雨才能回家一次。对家庭疏于照顾,苦了妻子独自操持家务几十年,疏于对孩子的陪伴,以至于如今上大学的儿子与自己的关系也不尽融洽。”谈及家人,郑国军深感愧疚。
46岁的赵建军是郑国军的妻子,谈到坚守林场几十年的丈夫疏于对家庭的照顾时,赵建军一度哽咽。“他有时一个月回来一次,有时因为工作几个月才回家一次。甚至连我动手术的前后,也没有时间回来陪我,更别提陪伴孩子成长了。我以前也跟郑国军闹过,但因为我本身也是林场职工,深知守护林场的重要性,尽管我有时也有怨言,但我还是选择默默支持他的工作。”
“树木成林,就是对我的最好回报。”
24年来,郑国军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并受到县政府嘉奖。如今,他已成为紫金山国有林场紫金工区主任。
他说:“我真的很感谢我的妻子这么多年的默默付出,没有她的理解就没有我如今的成绩,护林工作也不会那么顺利。看到自己所管辖的林区从稀稀落落到如今的树木成林,成为周边群众的天然‘氧吧’,我想这就是对我这几十年艰苦工作的最好回报了。”
“如今我虽然当上了工区主任,但不管在什么样的岗位,我依旧会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守护着林场的青山绿水。”郑国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