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武孝军)4月9日下午,市政协主席廖炎秋率部分市政协委员,专题视察医卫界别委员工作室工作。他强调,做好政协界别和委员工作室工作,要做到“看得明、想得清、抓得实、做得好”。
十二届市政协医卫界别有12名委员,大多是医学方面的专家或医疗服务管理人员,设有“唐先绪委员工作室”“李珍发委员工作室”“刘晓琼委员工作室”。廖炎秋先后视察了“唐先绪委员工作室”和医卫界别委员活动室,并为“刘晓琼委员工作室”揭牌。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廖炎秋强调,做好政协界别和委员工作室的工作,必须从四个“得”字入手:一是要看得明。要看到各级党委、政府对政协工作是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委员的履职意识是不断增强、日益高涨的,界别和委员工作室工作都还存在很大的潜力与空间。二是要想得清。各界别和各委员工作室要准确把握职责定位、制定完善工作制度,找准不足、补齐短板,不断提高履职实效;市政协各委室要加强督促指导,研究出台激励措施,进一步推动界别和委员工作室工作规范运转。三是要抓得实。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进一步深化对做好界别和委员工作室工作的认识,认真做好界别工作,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树立人民政协履职为民的良好形象;要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建设委员工作室,提升工作室的档次和品位;市政协相关委室要及时掌握并反映界别和委员工作室的工作开展情况,促进委员更好履职。四是要做得好。每个政协委员都要牢固树立委员意识、履职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群众当好政策的“宣传员”、信息的“传递员”、矛盾的“化解员”;各界别和各委员工作室要经常开展活动,做好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让人民群众感到“政协就在身边、委员就是亲人”。
市领导张亮、许云生参加视察、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