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见:或许有人担心,《规定》施行后,会导致自己的微博表达“不自由”。其实不然。要知道,秩序才是自由的真正保障,但凡野蛮生长都可能导致无序,产生很多弊端,这显然不是大家所期待与希望的“自由”。换言之,新规的出台既是为网络空间注入一股清风正气,也是珍视互联网时代的表达自由的真正体现。
2. 在很多城市对烟花爆竹“禁放”或“限放”的情况下,电子鞭炮已悄然进入市场销售。据报道,这种“搞声音,造氛围”的生意日趋火爆,但看似安全的电子鞭炮,似乎也是“危机四伏”——由于生产门槛低、标准缺失,很多产品设计之初未考虑安全因素,存在质量安全风险。(据《法制日报》)
浅见:笔者认为,尽快把电子鞭炮关进标准和监管的“笼子”很有必要。首先,要为电子鞭炮的设计生产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引导企业注重产品安全设计和规范生产。同时,加大电子鞭炮销售环节的监管,绝不能让“三无”产品流入市场。总之,电子鞭炮作为烟花爆竹的替代品具有积极作用,不能让其成为“新杀手”。
3. 这几天,“穷游者”孙永(化名)在网上火了。1月24日,孙永被浙江杭州警方救助,随后被送到救助站。在救助站,工作人员查询后发现,近4年时间内,孙永在全国各地一共被救助过234次。孙永的经历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提出,这样的行为浪费了社会救助资源。(据《北京青年报》)
浅见:4年出行接受了234次救助,这组数字列出来后,确实让人哭笑不得。救助受困人员无疑是救助站的义务,但屡屡出现这样的任性、不计后果的“穷游”行为,也确实对国家公共资源造成了浪费。但愿,经过这次媒体和网友的强势围观,这名男子会有所反思,从而能开启和之前不一样的旅游经历。
4. 近日,两名贵州游客到云南丽江玉龙雪山游玩,不料遇到一个网约车司机玩“套路”,不仅被忽悠两人购买氧气瓶,还被拉着到仿冒的“玉龙雪山”,那儿只有风沙不见雪。最新的消息是,丽江已经对该网约车司机骗游客游玩假“玉龙雪山”一事作出处罚。(据新华网)
浅见:遭遇了“假司机”还看了“假雪山”,真是“人生处处有套路”啊!所幸,当地职能部门的监管“不假”、出手“很辣”,让外地游客感到了一丝安慰。此事也再次启示我们:现在旅游市场方兴未艾,偶尔整出点“幺蛾子”也不要方寸大乱,只要监管部门明确态度、执法严明,相信终能帮助整个市场步入良性发展状态。
(本栏点评:魏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