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文明的狂欢,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魏 姗

  12月24日夜是圣诞平安夜,不知从何时起,每年的这一夜,就会约有10万以上的市民走出家门、进行“游街式”狂欢。

  人潮如织、灯火璀璨、鞭炮声尖叫声不绝于耳……每年这一夜,解放路——中山路商圈都备受“考验”。如此大规模的人群集会,不仅造成了交通拥堵,破坏了城市卫生,甚至还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执勤的公安武警、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以及路过的市民都大叹“心累”,人们不禁追问:“这种游街式狂欢究竟有何意义?”

  事实上,衡阳的平安夜狂欢,基本抽掉了圣诞节原有的文化内涵,被改造成了一个不明所以的“狂欢节”。这样的狂欢,不过就是大批人群聚在一起,因为好奇图新鲜,因为盲从凑热闹,然后毫无目的地在衡阳街头走来走去。还有的人则“唯恐不乱”,玩得放肆,乱扔垃圾,疯狂“喷雪花”,乱放“孔明灯”,狂欢过后,留下一片狼籍,留下了一地不文明,也让环卫工人及志愿者们流下了辛勤汗水。

  “衡阳版”平安夜狂欢为何会如此异化?因为在一些年轻人看来,圣诞节这种洋节,来到中国后,既是节又不是节,既可以“以节之名”狂欢,又不必像传统节日一样须恪尽合家团聚的义务,这是一个可以任性发泄的节日。

  其实,心理专家已有言,“极端的情绪发泄和心理变化,反而在日后会出现情绪低落等。”换言之,如此任性地掏空内核实质,将圣诞平安夜改造成无意义狂欢节,不仅难以得到真正的快乐,反而会越发凸显精神空虚。因此,面对这样一场连年上演、毫无意义的“狂欢节”,我们理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切莫亦步亦趋盲从于“游街式”狂欢。

  一年一度的圣诞平安夜即将到来,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到底从狂欢过节中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要知道,无论是我们的传统节日,还是西方的圣诞节,都应该文明和谐地度过,更要学会培育正确的节日文化,让节日文化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财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2018年起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率先实施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
万名代表在脱贫攻坚中 展人大新形象
发挥社会主义 协商民主重要作用
湖南重点产业 招贤3000余名
没有文明的狂欢,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我市城区全面启动林权不动产登记工作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没有文明的狂欢,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2017-12-18 2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