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书籍经过题跋,就仿佛有了灵魂。从此,书籍不再只是阅读的对象,也成为联系前人与我们的神奇纽带
~~~书籍经过题跋,就仿佛有了灵魂。从此,书籍不再只是阅读的对象,也成为联系前人与我们的神奇纽带
~~~书籍经过题跋,就仿佛有了灵魂。从此,书籍不再只是阅读的对象,也成为联系前人与我们的神奇纽带
~~~书籍经过题跋,就仿佛有了灵魂。从此,书籍不再只是阅读的对象,也成为联系前人与我们的神奇纽带
~~~书籍经过题跋,就仿佛有了灵魂。从此,书籍不再只是阅读的对象,也成为联系前人与我们的神奇纽带
2017年11月06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籍题跋里也藏着动人的故事
书籍经过题跋,就仿佛有了灵魂。从此,书籍不再只是阅读的对象,也成为联系前人与我们的神奇纽带
  国学教育

  收藏和阅读线装古籍的乐趣很多,比如可以发现古书的本来面貌,订正今本的错误;还可以作为工艺品欣赏,或作为古董把玩以发思古之幽情等等。传世的古籍往往曾经众人之手,在漫长的岁月里留下某些阅读者的痕迹,例如印章、圈点、批校和题跋。

  题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比如较早以题跋为名流传的就有《东坡题跋》和《山谷题跋》,但其中绝大部分并非写在书上的文字,而是一种散文小品,可算作广义上的题跋。本文要谈的题跋,是指藏家或读者写在古籍上的杂记类文字,或可称之为狭义上的题跋。 

  文学性题跋最具趣味

  按内容来说,题跋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直接针对书籍本身的版本或者学术价值的,有时也有点考证或校勘的内容(但不同于批校);二是有关于藏家或者阅读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接触到本书的,比如何时何地得于某处,有的还要记录下购买价格。文学性再强一点的,有时还要发几句感慨,写下自己当时的心情,例如“得此大喜,灯下作跋”之类;第三类就比较杂了,诸如与此书有关的故事或阅读此书时的感叹等等,都可以归入这一类,而这第三种题跋也往往是最有趣味的。虽然可以这么大体分类,实际上不少题跋也兼有两类甚至三类的内容,不能截然分清。

  如易顺鼎《乙亥丙子诗稿》一册,皆自湖南入京途中所作,写于“培芝书屋”红格稿纸上。此稿曾经郭嵩焘评点,樊增祥题跋。封面樊增祥题曰:乙亥丙子石甫少作郭芸老阅樊山题。卷首又题识曰:此所谓其才可及,其年不可及也。略加芟汰便可勒为一卷,次于初刻行稿之后。庚申二月廿三增祥识。

  虽然字数不多,但既大略说明了书的内容,以及版本的特点,又对作品本身作出了评价。

  易顺鼎实为清晚期一大家。他成名很早,时有神童之誉,而早期诗作多有散佚。此本诗稿就保存了不见于今本(比如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整理本《琴志楼诗集》)的多首作品,而且可以订正后来编年时的某些错误。例如上古整理本“古意襄阳作”一首,列入丙子年所作中,实则原本共有四首,皆乙亥年作品,诗题亦为“古意”,并非作于襄阳。 

  题跋是联系前人与我们的纽带

  《杜诗集注》二十卷文集两卷,明万历三十年许自昌刻本。此书甚为流行,传世多见,不为难得。但此本为钱陆灿、毕裕曾、史一经、沈辛楣等清代名人递藏,全书复经钱陆灿和毕裕曾朱墨通批。卷首毕裕曾墨笔题记曰:湘灵钱先生名陆灿,乃牧斋尚书族子。论诗自立门户,并不依傍牧翁。此手批杜诗向藏常熟某氏,其家尚有宋板汉书,惜未得一观。书中硃字具系钱批。

  毕裕曾为毕沅侄,江苏太仓人,约活动于乾隆至道光年间,精金石文字,能诗文,曾佐毕沅编定《经训堂法书》。他交游甚广,与袁枚等人相友善。毕裕曾上距钱陆灿不过几十年,他的记录对我们了解这一部钱批本的流传当然是有价值的。而且此本朱批仅署名湘灵老人,有此毕跋可认定为钱陆灿手批无疑。书前护叶又有史一经两跋,其文曰:道光二十八年戊申秋九月购,二十九年乙酉冬十一月重加装钉,前后加衬纸各数番以防损坏,兼以备采录他书之用,后之观者幸勿剪去也。

  史一经抒发的,是藏书家永恒的感慨,人亡而书散。毕裕曾藏书在近些年的拍卖会上也曾出现过一些,比如项氏玉渊堂精刻本韦苏州集,而恰好也是史一经旧藏,估计就是他这次买到的“数十部”之一。通过此跋,可以了解一点毕氏旧藏流散的故事,以后如果研究江苏藏书史,或许不无参考价值。 

  买书多了,有时候也会遇到一部书虽然普普通通,题跋却情真意切,让人因之难以释手。书籍经过题跋,就仿佛又拥有了一个灵魂,从此,书籍不再只是阅读的对象,也成为联系前人与我们的神奇纽带。

  (综合人民网、澎湃新闻)

  《杜诗集注》史一经题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日常交际中,这些礼仪不可不知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
莫以今音臆古音
古籍题跋里也藏着动人的故事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古籍题跋里也藏着动人的故事 2017-11-06 2 2017年11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