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11月06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
  【讲话原文】

  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很多网民称自己为“草根”,那网络就是现在的一个“草野”。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不然怎么联系群众呢?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不断提高这项本领。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出处】

  答曰:圣人作其经,贤者造其传,述作者之意,采圣人之志,故经须传也。……由此言之,书亦为本,经亦为末,末失事实,本得道质。折累二者,孰为玉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诸子尺书,文明实是。说章句者,终不求解扣明,师师相传,初为章句者,非通览之人也。

  ——(东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解读】

  这句话出自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论衡·书解篇》。《书解篇》着重对儒家经籍以外的诸子百家的著述进行辩解,“书”即是指这类著述,因通篇采用对答的形式,故名“书解”。

  汉代独尊儒术,用天人感应、谶纬迷信解说儒家经书以宣扬君权神授的儒生受到朝廷器重,他们的学说被立为官学;而对现实有所批评的“作书者”及其著述,被斥为“于世无补”的“玉屑”。王充指出,世儒(说经者)说经都是“虚说”,而文儒(著作者)“卓绝不循”的著作才是“实篇”。并提出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的观点。意思是,房屋是否漏雨,住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策是否有过失,老百姓最有发言权;经书是否有错误,诸子的著述上写得明明白白。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进行了富有创意的现代解读。他称网络就是现在的“草野”,因此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为此,他号召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杨立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日常交际中,这些礼仪不可不知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
莫以今音臆古音
古籍题跋里也藏着动人的故事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
2017-11-06 2 2017年11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