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了解和掌握现代礼仪,既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对每一位公民的基本要求。近日,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副教授谢琳做客国学讲座,为大家阐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了解和掌握现代礼仪,既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对每一位公民的基本要求。近日,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副教授谢琳做客国学讲座,为大家阐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了解和掌握现代礼仪,既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对每一位公民的基本要求。近日,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副教授谢琳做客国学讲座,为大家阐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了解和掌握现代礼仪,既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对每一位公民的基本要求。近日,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副教授谢琳做客国学讲座,为大家阐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了解和掌握现代礼仪,既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对每一位公民的基本要求。近日,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副教授谢琳做客国学讲座,为大家阐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017年11月06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了解和掌握现代礼仪,既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也是对每一位公民的基本要求。近日,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副教授谢琳做客国学讲座,为大家阐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日常交际中,这些礼仪不可不知
  ■文/本报记者  许珂   图/本报记者  罗盟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约定俗成的一种尊重他人、美化自身的行为规范、准则及程序。优雅得体的行为常常是高尚人格和美好形象的写照,也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礼”表示尊重,“仪”则表示恰到好处地向别人表达尊重的具体形式。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其惯用形式包括礼节和仪式。礼节一般是个人性的,并且不需要借助其他物品就可以完成的形式;而仪式大多是集体性的,并且一般需要借助其他物品来完成,如奠基仪式、下水仪式等。

  礼仪的作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进交往

  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的行为规范,它不是随意凭空臆造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

  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祭祀。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礼”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意思是实践约定的事情,用来给神灵看,以求得赐福。古时祭祀活动从来不是随意进行,而是严格地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的。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指出:“礼之起,起于祀神,其后扩展而为人,更其后而为吉、凶、军、宾、嘉等多种仪制。”这里讲到了礼仪的起源以及礼仪的发展过程。

  另外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起源于风俗习惯。人是不能离开社会和群体的,人与人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渐渐地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久而久之这些习惯成了人与人交际的规范,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并同时被人们自觉地遵守后,就逐渐成为了人们交际交往固定的礼仪。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礼仪是为表达自身感情而存在的,在没有礼仪存在的时候,人们祭祀天地根本无法表达心中的敬畏,后来才出现了礼仪。如同语言一般,因为需要才产生的,后来拓展开始向长辈行礼来表达本身的敬意。

  比如说,“九宾之礼”就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礼节,原是周朝天子专门用来接待天下诸侯的重典。周朝有八百个诸侯国,周天子按其亲疏,分别赐给各诸侯王不同的爵位,各诸侯国内的官职又分为三等,“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合起来称为“九仪”或称“九宾”。周天子朝会“九宾”时所用的礼节,就叫“九宾之礼”。

  又如,“跪拜礼”早在原始社会就已产生,但那时人们仅仅是以跪拜的形式表示友好和敬意,并无尊卑关系。进入阶级社会后,情况就不同了,特别是在封建社会里,“跪拜”是一种臣服的表示,“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即使是平辈跪拜,也有彼此恭敬的意思。

  再如,“揖让礼”。“揖”是作揖,双手抱拳打拱,身体向前微倾;“让”表示谦让。这是一种大众化的礼节,一般用于宾主相见时,或平辈间、比较随便的场合。“打拱作揖”即是一种引见,也表示一种寒暄问候。这一礼节,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谦让”的美德。

  从礼仪的起源可以看出,礼仪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为了维护一种稳定的秩序,为了保持一种交际的和谐应运而生的。一直到今天,礼仪依然体现着这种本质特点与独特的功能。谢琳表示,礼仪的作用有三点,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进交往。其中,内在素质要求拥有正确的政治立场、专精的业务素质、广博的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阳光有爱心,而外在素质就得有职业美、风度美。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

  所以,礼仪对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若想学好礼仪,须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仪表礼仪。仪表即人的外表,包括人的容貌、表情和服饰等,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也表现出对人和周围环境的尊重;仪表要讲究协调,要注重场合。表情礼仪表情是内心情感脸上的表现,是人际交往中相互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良好的表情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化解令人尴尬的僵局,是沟通彼此心灵的渠道,使人产生一种安全感、亲切感、愉快感。

  第二,要注意服饰礼仪,这包括色彩、款式和搭配三方面。其中,男士服饰礼仪要求,应准备好一至两套得体的西装,最好是两件式的,颜色以深色为主,藏蓝色为最好,在各种场合穿都不会显得失态。衬衫要以白色或浅色为主,皮鞋以黑色为宜,领带的颜色要与西装相近,袜子应是深色的,头发要干净、清洁;女士服饰礼仪要求,针对不同地点应准备一至两套较正规的套装,适当地化一点淡妆,皮鞋鞋跟不宜过高、以船形为主。

  培根曾说过,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优雅得体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谢琳总结道,“礼仪仪态就是指人的身体各种姿态,包括人的站姿、坐姿、走姿、蹲姿、手势以及身体展示的各种动作。”

  文明礼仪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

  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比如说,鞠躬礼。“鞠躬”按照上身倾斜角度的不同可以将鞠躬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度鞠躬:上身倾斜角度约为15度左右,致意式鞠躬,你好、请稍等;二度鞠躬:上身倾斜角度约为30度左右,迎宾式鞠躬,欢迎光临、谢谢、请慢走;三度鞠躬:上身倾斜角度约为45度左右,致歉式鞠躬,对不起、非常抱歉、十分感谢;90度深鞠躬,表示更深度的谢意和歉意。

  又比如,电话礼。我们无论是拨打还是接听电话,首先都应先说声“您好”,然后自报“家门”,不能只用“喂”“嗯”,或者不出声的方式等待对方讲话。如是公事要及时作记录,礼貌结束电话时,内容要及时上报,一般情况下由拨打电话的一方先挂断。

  还有座次礼,主席台座次要掌握前高后低、中央高于两侧、左高右低(中国政府惯例)和右高左低(国际惯例)。当领导人数为奇数时,1号首长居中,2号首长排在1号首长左边,3号首长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从台下的角度看,是5,3,1,2,4的顺序;当领导人数为偶数时,1号首长、2号首长同时居中,2号首长排在1号首长左边,3号首长排右边,其他依次排列。从台下的角度看,是7,5,3,1,2,4,6,8的顺序。

  谢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日常交际中,这些礼仪不可不知
知屋漏者在宇下, 知政失者在草野。
莫以今音臆古音
古籍题跋里也藏着动人的故事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日常交际中,这些礼仪不可不知 2017-11-06 2 2017年11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