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9月12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
  【讲话原文】

  古人说:“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找准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举措。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致贫原因和贫困现象有许多共同点。

  ——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出处】

  黄帝问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奈何?

  岐伯对曰: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逆从得施,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春秋至两汉)《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

  【解读】

  《标本病传论》是《黄帝内经·素问》的第六十五篇。“标本”,这里主要指发病的先后主次;“病传”,指疾病传变的规律。

  在本篇的前两节,黄帝与岐伯讨论了疾病的标本和刺法(又称针法)的逆从。黄帝问道:疾病有标和本的分别,刺法有逆和从的不同,是怎么回事?岐伯回答说:大凡针刺的准则,必须辨别其阴阳属性,联系其前后关系,恰当地运用逆治和从治,灵活地处理治疗中的标本先后关系。所以说有的病在标就治标,有的病在本就治本,有的病在本却治标,有的病在标却治本。在治疗上,有治标而缓解的,有治本而见效的,有逆治而痊愈的,有从治而见效的。所以懂得了逆治和从治的原则,便能够进行正确的治疗而不必有所疑虑;懂得了疾病的标本关系,诊治疾病就可以万无一失;不懂得疾病的标本关系,那就是胡乱诊治了。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标”和“本”,是对疾病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等本质联系的医学哲学的抽象。一般说来,“本”是指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对疾病性质的概括;“标”是指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对疾病现象的反映。所谓“治病必求于本”,就是要透过疾病的现象——症状证候,去探求疾病的根本——病因病机,从而进行针对性治疗, 达到治愈目的。

  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借中医治病谈脱贫攻坚。治疗疾病必须审清病因, 分辨标本,只有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同理,“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需要找准导致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脱贫攻坚举措。”

  (杨立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活跃在民国书画界的“衡阳才俊”
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
《历史大咖的另一张脸》
《忍经》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忍”?
望衡山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 2017-09-12 2 2017年09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