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段玉贤
■编者按
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考”之年,对市容市貌、公共关系、窗口行业等方方面面都有严格的测评标准。因此,在创建文明城市这个“考试”面前,只有找准工作短板,查漏补缺、精准发力,全面提升,才能赢得荣誉,实现惠民利民。
为做好今年我市全国文明城市“迎测”工作,今年6月份以来,市创建办联合相关部门对全市十二个专业工作组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导。
号角已经吹响,行动必须迅速。本报今起推出特别报道,采访专业工作组一把手,看我市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上如何查找问题,精准发力。
作为城市建设管理组的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局将紧扣《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集中力量,采取措施,补齐短板,全力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让群众在创建中共享,让创建在共享中推进。
谢茂文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城市建设管理组召集成员单位专门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还成立了专门组织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同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了专项督查,进一步查找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补齐短板。
从督查情况来看,目前我市存在创建氛围不浓、城区一些工地围挡广告破损现象严重、文明创建宣传公益广告数量少、讲文明树新风、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未成年人道德思想建设等10个方面宣传内容不全面,以及公园和广场文明创建标语布局不合理,位置不醒目。
同时,市容环境还存在整治不到位现象。城区部分路段摊担乱摆、占道洗车、修车现象比较多,特别是夜市占道经营现象突出。一些马路市场搬迁不到位,如易赖街、肖家湾、丁家牌楼等马路市场还没有整治搬迁到位,卫生脏乱差,与创建文明城市的标准还存在一定差距。另外,城市“牛皮癣”反弹严重,路面清洗标准低,路缘石边、人行道清洗不到位、积存暴露垃圾清理不及时等问题。
谢茂文表示,下一步城市建设管理组要着力整治好三类秩序。针对车辆乱停乱放,将联合交警部门,该处罚的现场处罚,该拖车就拖车,保持高度震慑;流动摊贩必须合理疏导,加强常态管理,严禁乱摆乱设;占道经营必须严格审批,遏制跨门经营;依法拆除违法、破旧影响城市形象的广告和门头牌匾;依法强制拆除影响市容市貌、存在安全隐患的乱搭乱建,坚决制止新的违法搭建;加强在建工地和弃土运输管理,严禁弃土抛洒,污染路面;对于油烟、噪声污染,认真处理好市民投诉,提高市民对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满意度;及时彻底清洗,防止“二次污染”。同时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测评项目及细化指标,深化网格化精细化长效管理,实现城市管理全天候、全覆盖;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为抓手,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自觉、人人监管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