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致富,脱贫路上可趁“枣”
同创业,领着乡亲一起“柑”
■本报记者 邓润青
“这些枣树修剪修剪,来年挂果会更多。”前不久,邓满秀来到雁峰区岳屏镇山林村团塘组村民李水库家的果园,义务开展技术指导。
邓满秀是衡阳富强果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去年以来,她自掏腰包2万多块,购买6000多株“皇帝贡柑”“中秋酥脆枣”等果苗,送给山林村115户农户种植,并与农户们签订产品收购协议,免费开展技术培训,让他们放心种、满意销。
李水库是签订协议的农户之一,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一共栽种了100多株“皇帝贡柑”果苗,明年挂果后,平均每棵果树收入100多块,一年可增收1万多块。“对我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李水库边算账边向邓满秀致谢。
2009年,邓满秀来到岳屏镇原斯林村(现合并为山林村),租赁300亩荒山栽培中秋酥脆枣,大获成功。尝到甜头后,她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主动带领当地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发展种植经济,建成1100多亩的果业基地。
“我在合作社主要是提供枣苗、技术指导、收购枣子。”邓满秀向记者介绍,枣苗市场价15元一株,她12元一株出售,一年卖出1万多株,让利三万多元。几年来,共提供低价枣苗3万多株。
“我还聘请了5名专家、农艺师为枣农作技术指导。”邓满秀告诉记者,2016年5月,她办了一期保花保果技术培训班,100多户枣农参加培训。平时,还通过手机及时向枣农发送信息,告诉他们怎样施肥、防病。
“2012年,我种了3000株枣树。起初产量只有三四千斤,在她的指导下,去年总产达到1万多斤。”说起邓满秀对自己的帮助,村民肖俊伟内心充满感激。
“枣农多是自产自卖,他们卖不掉或不愿自己卖的枣子,只要送到我这来,随到随收。”几年来,邓满秀共帮枣农卖掉了3万多斤枣子,仅2016年就收购了1万多斤枣子,付给枣农现金15万元。
不仅如此,邓满秀对残疾人特别关心。目前,公司与60多户残疾人家庭签订种植合同,免费提供6000多株苗木。
村民颜春花的丈夫身患残疾,丧失基本劳动能力,家中两个小孩在读,还有2位老人需要抚养,生活十分拮据。合作社把她招收为员工,还为她家免费提供400多株果苗,发展种植业。
“在合作社干活,一年收入有两三万块,全家吃穿不愁了。等到果树挂果,收入还会增加,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颜春花满怀信心对记者说。
与此同时,邓满秀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尽心帮扶困难群众:每年为岳屏镇慈善基金会捐款一万元,资助弱势群体;常年结对帮扶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家庭,定期上门走访慰问;逢年过节,无论多忙,都要抽空去看望岳屏镇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给他们送去合作社自产的新鲜蔬菜、水果和鸡鸭鱼等农产品……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和乡亲们一起创业,共同致富。”邓满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