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石鼓区荷池路小学教师欧红燕
~~~——记石鼓区荷池路小学教师欧红燕
~~~——记石鼓区荷池路小学教师欧红燕
~~~——记石鼓区荷池路小学教师欧红燕
~~~——记石鼓区荷池路小学教师欧红燕
2017年07月27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每一堂课都充满生命活力
——记石鼓区荷池路小学教师欧红燕
  ■本报记者  向吟吟

  1996年,欧红燕以一名优秀师范生的身份走上三尺讲台,从此开始了教学生涯。她先后在衡阳市电瓶车总厂子弟小学和石鼓区荷池路小学任教,21年的辛勤耕耘让她真切体会到一名教师的艰辛,但更多的是享受到了一名教师的幸福,同时也收获了不少荣誉。她多次被评为区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德育工作者,2002年获得了“衡阳市芙蓉百岗明星”荣誉称号。

  用关爱呵护学生们成长

  1996年7月从湖南三师毕业后,欧红燕进入衡阳市电瓶车总厂子弟小学任教,这一待就是16年。

  期间,因为厂里的效益每况愈下,很多学生家长下岗后外出打工,这些学生就成了留守儿童。她便把这些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为他们批改家庭作业,无偿为缺课学生和基础差、跟不上进度的学生补课,为生病的学生垫付医药费,为他们提供衣物和学习用品,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关注孩子的情绪。

  16年的班主任经历,让她深深地体悟到教师的角色不尽为人师,亦为人友,甚至为人母。2012年调入石鼓区荷池路小学后,她将这份爱和责任继续传承,每接到一个新的班级,她会真诚地告诉学生:“你们学习、生活上有困难,可以告诉我,我希望能与你共同想办法;你们的心里话,我很愿意倾听。”

  教研聚焦学困生的转变

  教书育人的同时,她不断读书学习,先后通过湖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本科自学考试,并考取湖南师范大学的教育科学院教育硕士。

  通过学习,她的语文素养得到极大提升,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她的教育观也有了升华,教学研究更多的是聚焦在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上。近9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期间,确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她用一个学期坚持不懈的陪伴,把一名沉溺网吧孩子的心拉回来;为许多情绪低落的留守孩子找回妈妈的陪伴,让他们重获生活与学习的快乐;为生活在家长暴力教育下的孩子重获爱的教育。她把这些案例写进论文,如《多角度赏识学生》《小学教师的德性智慧及其生成》等,备受好评。

  课堂上引导学生喜欢学自主学

  在教学上,她从未停止过学习与思考,她认为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兴趣、习惯、方法,有兴趣,学习才有乐趣。而学生学习兴趣要靠教师的吸引与培养。

  在课堂上,她致力于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喜欢学、自主学。信手拈来的故事往往是她在课堂上吸引学生,又把学生引导课外阅读的一种手段。她认为作文功底重在平时,从低年级的一句话日记,到中年级看图写文及仿写,到高年级每日记事,她不看重学生日记字数多少,看重学生选材视角和坚持每天练笔,培养学生不要把练笔当作业任务,只要心中有什么想表达的,随即花几分钟立马写下来。她的写作课,能在不经意间把学生带入课堂,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她旁征博引,用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由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再加上适当的引导,学生个个思维活跃、个性张扬,使课堂真正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充满了自由的教学氛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莫让骗局遮望眼 常见伎俩需看清
2017年 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启动
让每一堂课都充满生命活力
做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领航者
23支大学生队伍 “情牵脱贫攻坚”
衡阳日报版面六A06让每一堂课都充满生命活力 2017-07-27 2 2017年07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