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校招生季,一些不法分子开始盯上急于送孩子上大学的家长,编造各种骗局来骗取家长的钱财。近日,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一些典型的“高招骗局”,提醒考生和家长,除了省教育考试院,没有其他任何机构可以进行普通高校招生,不要轻信招生诈骗分子的花言巧语,以免上当受骗。
1.高价叫卖“内部指标”
行骗伎俩:招生骗子往往自称是教育招生部门领导、工作人员或关系密切的亲戚,吹嘘手中有部分内部名额或点录名额,只要学生交一部分费用就能保证录取。
防范支招: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倡导“阳光招生”,所以根本不存在内部指标这种事。省教育考试院严格执行批次录取分数线和有关政策,不录取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考生;除了国家和我省规定的照顾政策外,没有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
2.上“军校”需要活动费
行骗伎俩:冒充某军区的重要领导或其下属,实施诈骗。一般先收取部分活动费,然后向家长索要礼品费、招待费等,也有假冒军官的骗子一次向家长收取数额不菲的活动费。
防范支招:军校招生有严格的规定,对考生身体条件和学习成绩要求较高,如果“军官”不在乎考生的身体状况和成绩,许诺只要家长肯交钱就能办成,一定要提防。
3.独立学院以假乱真
行骗伎俩:招生中介以“专本连读”、毕业领取正规大学本科毕业证的宣传方式,招收低分考生,并收取高额费用。但学生入学后无法取得学籍,最终纷纷退学。
防范支招: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本科院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二级学院和分校,教育部门从未批准任何独立学院举办“专本连读”办学形式,独立学院也只能颁发独立学院毕业文凭,不能颁发学校本部文凭。
4.伪造录取手续诈骗
行骗伎俩:有些人直接伪造录取审批手续和录取通知书,然后让学生交各种费用,学生入校时才发现被骗,此时招生骗子早已逃之夭夭。
防范支招:录取开始后,教育招生主管部门将在其权威网站发布消息,公布考生录取情况,所有考生都可以通过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网站和当地县(市)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只有在省教育考试院指定的查询渠道查到的录取结果才是真实可靠的。
5.利用“预科生”进行诓骗
行骗伎俩:一些不法分子四处搜罗生源,向违规招生高校推介,以“预科生”名义,向家长收取巨额好处费、信息费。
防范支招:国家规定不允许超计划、无计划招生,根本没有所谓的“预科生”。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考生只有经过省招办办理正式录取手续,才能取得普通高校学籍,毕业时才能获得普通高校的学历文凭证书。除了省级招办,没有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可以办理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手续。
此外,还有一些骗局也要提防。比如把“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自称认识高校或招生部门领导,可以帮忙“低分高投”,低分也可以从普通专业调到热门专业,或故意将普通高校招生与自考、成考、网络教育混淆,或声称花钱买内部指标,就能够进名校,考生和家长都要谨防。
6.利用录取信息欺骗
行骗伎俩:每年招生期间,骗子住在招生现场附近的宾馆,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钻家长和考生信息不灵的空子,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却向考生家长报功,说是由于他找了朋友,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被投档或录取,并借机向家长收取钱财。
防范支招:考生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和报名号告诉别人。在录取过程中,所有考生都可以通过湖南招生考试信息港网站和当地县(市)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结果,只有在省教育考试院指定的查询渠道查到的录取结果才是真实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