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见:公开开庭,把案件办理过程尽量透明化,才能更好地体现当地积极修复旅游形象的信心和勇气。关注该案进展,这堂旅游法治的“公开课”,相关部门都要好好听听。
2、7月14日下午,贵阳的欧师傅带着儿子在贵阳火车站一家超市买东西。他拿了个面包给儿子吃后,就自顾自低头玩手机了。谁知过了会儿一抬头,儿子竟然不见了。四处寻找后,发现一名女子抱着他的儿子上了电梯。抱孩子走的女子姓陈,她表示,当时问谁家孩子,又没人回答,就觉得好玩就抱着带他离开了。目前,警方正在对此事展开调查。(据《北京青年报》)
浅见:尽管“玩手机丢儿子”是一个低概率事件,但在现实中,不少年轻父母因为“低头”而忽视孩子的现象,已日趋严重。所幸这次孩子是找到了,但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以此呼吁那些沉迷于手机的家长们,别再“沉迷”。
3、不用上学,只要花钱,就能拿到国外某所大学的毕业证,并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官方认证。这样荒诞离奇的事情,在一些中介公司身上发生了。央视近日的一则调查指出,中介公司在留学服务中心有内应,会得到特殊照顾,普通一份留学认证只需要几百元认证费,而通过中介“无中生有”,花费在10万元钱以上。(据央视网)
浅见:想要从根本上遏制这种行业歪风,关键还是要及时纠正“洋文凭”的盲目崇拜。毕竟,无论是无中生有的“野鸡大学”,还是正儿八经的“镀金海归”,倘若拿不出什么真本事来,最终都会是一地鸡毛。
4、近日,清华大学工会组织的一次板书书法比赛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准确地说,是“清华大学教职工粉笔板书比赛”。据报道,此次共有近40名教师报名参赛,来自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美院、清华大学的6位书法名家担任比赛评委。(据人民网)
浅见: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粉笔板书代表的“慢”与“传统”,自然是“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其引发的强烈“怀旧热”,也让人不禁反思:现代科技的发达为学习提供了巨大便利的同时,是否我们丢失了些许传统的“美好”?
(本栏点评:魏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