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面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7月12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胡萃:扶贫要扶智,“输血”更要“造血”
  ■本报记者  邹雪峰

  典型推荐:胡萃,市委组织部衡阳党建网站站长,市委组织部驻祁东县清华山村灵官庙片扶贫工作队原队长,是一名群众满意的扶贫攻坚“扛旗人”。

  

  扶贫札记:从2016年3月开始,我担任了市委组织部驻祁东县清华山村灵官庙片(原灵官庙村)扶贫工作队“扛旗人”的重任。从此,我每周都要在村里住上四五天。清华山村灵官庙片距离衡阳市区有140多公里,由于路况不好,一趟走下来需要两个多小时。为了不耽误帮扶工作,我每次从市区到村里,总是早上六点钟就出发,赶在上午八点半前到达。

  我是这样想的:“做群众的贴心人,就是要把群众当成家人,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样才能深入群众心底,倾听真实的声音。”住在清华山村幸福院82岁的罗和妹老人两个女儿远嫁他乡,且家境也不好,很少回来,老人一直独居在土坯房里。当我在村里第一眼看到老人时,仿佛看见了自己外婆的身影,对老人的境况感到很揪心。经过我几番努力与争取,2016年6月,将罗和妹纳入了农村低保户,每月领上了180元的农村低保金。同年12月,我又与队员们一起,排除干扰,将其新增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同时,经过与村干部协商后,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将老人从快要倒塌的土坯房接进了村幸福院。

  当得知村民曾令宝身患多种疾病,其读职业中专的女儿曾玉娟暑假为赚学费却又被骗的消息后,我迅速与其取得联系,几番努力,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帮助曾玉娟在衡阳市区找到了一份月薪3000元带有照顾性的勤工俭学岗位,并自掏腰包帮她买了几套衣服及生活用品。后来,我又在朋友圈发出为小曾捐资助学的行动,募集了6200元助学金。

  清华山村地处衡邵干旱走廊核心区,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表蓄水能力极差。清华山村灵官庙片4个村民小组的300多户村民,祖祖辈辈要跑到一公里之外的地方挑水喝。在走访时获知这一消息后,我迅速与省、市、县水利部门联系,多方筹措资金80多万元,解决了困扰村民数十年喝水难的问题。

  “扶贫要扶智”“输血不如造血”。我心里一直琢磨着怎样才能避免村民们脱贫后不再返贫。经过实地走访,邀请专家论证,清华山村的自然条件适宜种植中药槐米,养殖土黄鸡。于是,我和扶贫工作队帮助村民种起了槐米,养殖了土黄鸡,看到清华山村灵官庙片成功通过省市县脱贫验收,我和队员们都感到非常高兴。

  脱贫档案:一年半来,胡萃与驻村队员们平均每月驻村20天以上,走访贫困户500余次,召开座谈60多次,筹措资金160余万元,帮助村内500余村民解决了饮水难及安全饮水问题,硬化了5个组的通组公路,修建了600多平方米的幸福家园,大力发展土鸡养殖和槐米产业,免费给村民赠送4700余羽鸡苗、400余亩槐米树苗,落实农村低保59户79人,工作经验两度被《湖南日报》重稿推介,5月9日被《精准扶贫在三湘》专栏以《织就一张“应保尽保”网——祁东县清华山村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样本解析》为题整版推介;6月26日被《砥砺奋进的五年——走三湘 看扶贫》专栏以《引来甘泉润民心》为题重稿推介。2016年底,清华山村灵官庙片成功通过省市县脱贫验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胡萃:扶贫要扶智,“输血”更要“造血”
提升党性意识 自觉遵规守纪
27家市纪委派驻纪检组揭牌成立
雁城环卫新添一批 “大肚”垃圾清运车
打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产业集群
争当“扶贫先锋”,做群众“贴心人”
危险物品 尤其要注重“安全”
世相浅见
在服务窗口打瞌睡是个态度问题
衡阳日报版面二A02胡萃:扶贫要扶智,“输血”更要“造血” 2017-07-12 2 2017年07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