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6月12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41年勇救14名溺水者
  “湘江守护者”李春生:

  41年勇救14名溺水者

  ■文/图   本报记者  唐 翔

  当看见有人溺水,你是救还是不救?救,可能搭上自己的性命;不救,一个生命将在你眼前陨落。今年63岁、身材瘦小的李春生的答案是——“每位溺水者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怎能见死不救!”从第一次救人到现在,41年间,李春生共挽救了14名溺水者的生命。 

  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下水救人,李春生至今仍记忆犹新。“那年是1976年,我正在南海舰队当兵。一次在湛江海边游泳时,碰到一个被海蜇蛰伤不能动弹的海军战士,危急时刻,我使出全身力气奋力将他拖着游到了岸边”,李春生告诉记者,他当时完全没有多想。“谢谢你,同志。”当听到被救的人感谢的话语,李春生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6年的海军生涯,让李春生养成了游泳的习惯。退伍后,李春生被分配到衡阳市城建局。2002年,又被安排到雁峰区环卫局工作。无论在哪,游泳都是他工作之余最大的兴趣爱好。“从每年的5月1日开始到农历冬至,我都会在湘江西岸(亲水平台-先锋码头段)游泳,只要看到溺水者,我都会义无反顾地救人。”

  2011年夏季的一天,李春生在湘江风光带散步,突然听见远处有人大呼“救命”。李春生定睛一看,有两个女性同时溺水。原来,一个年轻的女学生先落水,一个40多岁的妇女去拉她,怎知两个人都不会游泳,结果双双溺水,在水中拼死挣扎。“哪里还有时间犹豫”,李春生马上跳下水,并朝岸上大喊,“喂,再来一个帮手。”在不远处休息的泳友周雄健听到后,也奋不顾身地跳下河,合力将两人救起。那位40多岁的妇女上岸回过神后,痛哭流涕地说,“大好人呀,感谢您把我俩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虽然救上来不少人,但在李春生的心里,因为一个男孩未施救成功,至今谈及仍自责不已。2013年7月2日下午6时许,李春生在湘江游了1个多小时后,正在岸上休息,突然听到河面深水区域传来呼救声。情急之下,李春生孤身游至溺水区域,将身高体重远超自己的溺水学生推至安全区域。5分钟后,被水呛懵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堂兄还在水里挣扎。由于耽误最佳抢救时机,该学生的堂兄命丧湘江。这也成了李春生内心永远的痛。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年龄越来越大,体力上也实在是有些吃不消了。”李春生说,目前他正在着手组织一批游泳爱好者来“守护湘江”,在易溺水区域蹲点守候,尽最大可能地挽救溺水者的生命。

  在采访过程中,许多市民自发走过来,希望记者好好宣传下这个“身边好人”。今年64岁、家住先锋路的冉亚萍告诉记者,“人这辈子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好事,而且每一次都是拿自己的命去作赌注。难能可贵的是,每一次李春生救了人都是直接离开,从不留名、不讲利。这一切,我们这些住在湘江边的‘老衡阳’都看在眼里。”面对群众的褒扬,李春生只是淡淡地说,“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军人,弘扬社会正能量是我的责任与义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我省部署防汛抗灾工作
走在和平之路、繁荣之路上
本社荣获 “中国报业版权工作先进单位”
为全省创造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衡阳蓝”常态化 还需 “组合拳”
41年勇救14名溺水者
主要畜禽监测调查 荣获全省“九连冠”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41年勇救14名溺水者 2017-06-12 2 2017年06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