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东农村电商快速发展,逐步改变了农村地区一贯以来的交易方式和支付环境,也改变了银行在农村的金融服务。瞄准农村电商发展的好行情,祁东县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祁东联社”)积极构建线上电子化服务网络,布放助农服务终端帮助村民实现“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还用“分贷统还”模式为龙头企业发放贷款,在帮扶贫困户的同时助力企业发展电商。与此同时,农行祁东县支行不断拓展惠农通功能,与祁东县农民伯伯电子商务公司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做大做强电商平台。
祁东联社多种方式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提起祁东农村电商,新丰果业要算“老手”了。早在2005年,该公司尝试跨界电子商务,网上主页曾先后四次改版,2012年正式组建电商产业部,探索进行SEM、SNS及各大专业平台电商推广。
据该公司电商经理刘小伟介绍,早年主要侧重于平台建设与推广,这两年才显现效益。去年,他尝试将枣果做精装版,每盒1.25千克装,售价128元。定位以都市白领为主要客户群体后,这种个头以8克以上为标准,个头均匀、色泽鲜艳的枣果极受欢迎,在平台上销售360万元。
“我们的酥脆枣在湖南省电商扶贫展销活动中还获得销量冠军。”刘小伟说,有赖于祁东联社采用“分贷统还”方式为新丰果业发放贷款,在帮贫困户解决就业、享受分红的同时,还助推了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
无独有偶。祁东联社以同样的方式为吉祥食品发放1300万元产业扶贫贷款。2016年,该公司在阿里巴巴平台上销售黄花菜突破4000万元,让祁东黄花菜“飞”入更多都市人的餐桌。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祁东联社联袂电商渠道设立助农金融服务站,把服务站作为小额支付结算、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扶贫政策宣传的综合平台建设。
在白鹤街道办事处花塘村农村淘宝服务站,站长周胜平告诉记者,去年12月,祁东联社在这里布放助农服务终端,农民可以网上缴费、存取款,家里的蜂蜜、红薯粉、菱角、土鸡蛋在农村淘宝服务站售出去后,也能很快拿到现钱。去年,该站为农户卖了3000斤红薯粉,其中最大一户就单卖了1000斤。
祁东联社电子银行科技部经理周文亚告诉记者,目前该联社已安装了50台助农终端。在农村电商交易中,可以通过它转账,单笔2000元,每天最多可达1万元。据统计,电商交易量已有9279笔,金额达307万元。
农行“惠农通”助推农村电商做大做强
“有了惠农通,乡亲们网上购物、网上销售农产品方便多了!”祁东县洪桥镇曹西村村民何勋高兴地说。
何勋是祁东县农民伯伯电子商务公司的一家经销商。去年进驻后,他在网站上提供自己经营的农产品。由于网站支付功能仅限于第三方支付,乡亲们接受程度不高,效果不是很好。农行“惠农通”与“农民伯伯”电商服务站对接后,大大解决了何勋的难题,现在乡亲们在网站上看中商品后,服务站商户帮助客户下单,客户再利用惠农通交易转账付款给商户,大大提高了网站交易量和乡亲们参与度。自从开通“惠农通”一年时间以来,何勋商户经销点通过惠农通结算的交易量为1812笔,金额达230600元,交易金额占该服务站交易量的70%以上。
“惠农通”不仅可以帮助乡亲们购物,还能帮助乡亲们赚钱。以前农民种植黄花菜主要是通过集市卖到市场,或者低价每斤20元左右卖给收购商。有了“农民伯伯”网站后,乡亲们可通过网站经销点代购,每斤以35元卖到全世界。如何将网上卖出的钱转给农户一直是制约该项业务发展的瓶颈,“农民伯伯+惠农通”解决了这一问题,可直接帮助农民线上销售,线下收款。目前,通过“惠农通”付款,农民伯伯经销点总计帮助8000余农民每月销售黄花菜金额达2600元/人。
记者了解到,祁东县农行已与农民伯伯的68个商户交易点全面合作,并引入农行“E农管家”等一系列电子支付渠道,助推农村电商做大做强。
今年一季度,祁东县农行惠农通交易笔数为48.47万笔,是去年全年交易笔数的2.2倍,跃居市农行系统第一名。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1876元,同期增加11932元。
祁东联社在农村布放的助农终端深受农民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