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 欧
助力高新区管理运营大升级
在4月12日的推进会上,高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面对PPP这种新模式,首先要加强学习研究,做到认识到位、研究透彻,使学习的过程成为提高认识、掌握政策、熟悉业务的过程。
PPP模式是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本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以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其可细分为BOT(建设—运营—移交)、BOO(建设—拥有—运营)、BLT(建设—租赁—移交)、O&M(委托运营)等多种模式。PPP和几年前推行的BT模式相比,最大区别在于增加了“运营环节”,且与工程质量、运营绩效、社会评价直接相关,确保工程经得起时间考验。
高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指出,通过PPP模式引进有实力的投资商,高新区不仅看重对方的经济实力,更看重其先进的运营理念、规范的管理模式、优质的人才队伍。“通过PPP项目引进良好的运营商才是关键,也是全市和高新区迫切需要的。”
事实上,高新区目前已投入运营的公共自行车项目和启迪之星(衡阳)项目,其实也可看作广义范围内的PPP模式。专业的事情交由专业团队来做,一方面,政府作为监督者和合作者,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直接参与,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加强战略规划、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职责,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专业公司目前呈现出的运营效果有目共睹,很好实现了规范管理和激发活力的平衡。
4月10日,市委召开高规格的专题会议研究PPP工作,意味着我市PPP工作推进将开启“强有力”模式。
随即,高新区于4月12日召开PPP项目推进会,旨在落实市委专题会议精神,加快推进PPP项目建设。
对高新区而言,PPP模式除了能引进实力投资商缓解建设资金压力,其所能带来的更先进的运营理念、更规范的管理模式、更优质的人才队伍,才是关键所在。
将思路打开,跳出既有地域界限,在更大范围内整合优势资源,最大程度上激发无限潜能,最终实现1+X的“蝶变”效应,同时对产业发展形成强有力支撑——这或许是高新区推进PPP模式追求的更深远意义。
三项目入列项目库,前期工作完成在即
加快策划包装,更大范围整合优势资源
据悉,高新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积极开展PPP项目策划包装工作。去年9月,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先后10余次研究探讨PPP项目包装相关工作,最终确定首批启动投资30亿元的国际会展中心、投资7亿元的虚拟大学城和投资10亿元的新兴金融中心等3个PPP项目。
记者了解到,目前三个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都纳入了发改委系统的《2017—2019年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三年滚动计划项目库》,并通过招投标确定由长沙三家知名PPP项目咨询公司开展《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和《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目前虚拟大学城PPP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即将纳入省PPP项目示范库并确定社会投资方,国际会展中心和新兴金融中心将于本月20日前确定PPP前期三项主要工作。
以国际会展中心为例,项目占地面积超350亩,计划打造集会展、会议、宴会、汇演、五星级宾馆、写字楼等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模式。如由高新区实行管理运营,显然“力不能逮”,但通过引进经验丰富的运营商来打理,运营商有可能利用其资源引进一些细分展会项目永久落户,这将有力提升国际会展中心水平,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更好实施PPP模式,高新区瞄准世界五百强、央企和上市公司开展PPP项目招商引资,已多次与中国建设一局集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信集团、中铁建设集团等多家“中”字号企业进行对接。经与中国建设一局集团多轮洽谈,双方即将签订100亿元的PPP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主要就高新区内的国际会展中心、总部基地、陆家雨母新区基础设施等PPP项目开展合作。
高新区主要负责人表示,已进入PPP项目库的项目要加快开工建设。要强力推进前期工作,逐个项目进行研究,做到程序不减、时间压缩,依法依规尽快选择专业资质好、技术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确保项目今年下半年动工建设,会展中心争取9月份正式开工。
高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表示,实施PPP模式必须加快新项目的策划包装。“补短板要有新举措,一定要打开思路,跳出高新区和衡阳;想发挥现有优势,在更大范围内整合优势资源,靠的就是我们的策划包装水平。”
“要选择最佳方式,使最终的发展模式为高新区提供产业支撑。要在有限的空间和土地挖掘无限潜能,把优势发挥好,把资源整合到,就能起到1+X的‘蝶变’效果。”该主要负责人表示。
“高新区一年要策划三到六个项目,每年竣工两三个项目,这样才能形成PPP模式的滚动机制,形成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只要策划包装好项目,再引进合适的运营商来,运营商或许又能引来各方政策的大力支持,这将使经济社会效益成倍增加。”
该主要负责人还指出,高新投要借助优质资产,达到实现良好的营运效果和广泛控制社会资源的目的,策划包装是一篇大文章,必须做好。
据悉,高新区将根据实际情况,在首批3个PPP项目的基础上,时刻盯紧国家政策支持方向,围绕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启动总部基地、陆家新区特色科技园、南华科技园等第二批PPP项目前期论证和策划包装工作。
当天会议还指出,要加强对外协调。要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国省发改委和财政部(厅)等;对外招商要讲究“门当户对”,盯紧央企、上市公司和世界500强,“一流的企业做平台”,要围绕高新区“四大平台”开展工作,提升发展水平和质量;要加强内部调度,每个部门都要熟悉PPP模式,变成“行家”。
据悉,高新区还将加强组织领导。通过领导小组和成立专门的PPP项目办公室,逐项对接PPP项目,将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逐一化解;也要提高效率,对看准的项目全力推进、大力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