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许珂)继“船山故里·国学飘香——石鼓书院大讲坛·国学讲座”之后,“雁城市民讲座”因关注百姓话题而逐渐受到市民的喜爱。4月23日上午9时30分,市文联主席林乐伦在市图书馆6楼做客“雁城市民讲座”第72讲,与大家一起分享《曾熙其人其事》。
在“湖南二十世纪历史文化名人”榜上,衡阳县人曾熙名列其中。曾熙为中国近代著名的书画家,其书法造诣很深,篆、隶、八分、真、行,各体皆精。晚期作品更是方圆兼备,寓刚于柔,用笔藏转,婉畅多姿,被学者尊为“农髯体”。晚年兼学绘画,倡书画同源之说,常取草篆行狎的笔意作画。与明末清初僧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同一格调。晚年所作泼墨山水和墨梅,尤妙绝一时。
有人说,曾熙是仅以清代碑学传统为尚的守成者。其在艺术追求上较近于康有为,与李瑞清有“南曾北李”之称,更与李瑞清、沈曾植、吴昌硕并称“民初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