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05: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文化惠民
建设文化耒阳
  耒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刘 洋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耒阳市宣传文化系统就是要时刻将“让人民群众得实惠”放在突出位置,以文化民生来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努力将耒阳打造成历史文化城、红色文化之都、旅游休闲胜地。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文化发展活力。一要转变文化观念。要把文化事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化民生、文化惠民等举措,更好地凝聚起方方面面的意志、智慧和力量。二要创新体制机制。坚持 “两业分开,两手抓,两加强”,在继续抓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三要拓展地方特色。要充分挖掘耒阳市地域文化资源,将耒阳市东湖乡的小戏剧、大市乡的纸码艺术、大义乡的农民画、敖山庙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现代科技相融合,积极推动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新。

  健全服务体系,切实改善民生文化。一要突出文化建设。要在建好“两馆一中心” (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同时,着力抓好蔡伦纸博物馆二期工程及竹海文化景点的建设,抓好蔡伦纪念园国家4A级景点提质改造,扎实推进直播卫星村村通、广播户户响工程建设,强化居民小区、广场及公园文体设施配套。二要繁荣文学艺术。要瞄准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奖项,认真挖掘蔡伦文化、杜甫文化、农耕文化、三国文化、罗晗文化的底蕴,实施文化精品战略。三要完善文化体系。要把完善市、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作为文化惠民的重要举措。要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精心组织策划好“广场文化月月演”活动,努力打造“激情耒阳·文明大舞台”品牌。

  加快整合资源,促进文化产业振兴。一要以项目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依托耒阳市独特的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优势,精心策划、运作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示范效应强、发展潜力大的重大文化项目,围绕“一竹一园一馆”建设,努力唱响耒阳“纸之都、竹之海、鸟之家”三大品牌。二要以品牌助推文化产业发展。要积极构建“文化+产品”、“文化+旅游”、“文化+基地”等发展模式,打造民间艺术品牌、红色文化品牌、名人品牌、古建筑文化品牌、生态农业文化品牌、“杜甫”品牌等。要全力举办好罗晗文化研讨会,认真抓好耒阳“谷朗碑”字帖的拓印和出版工作。

  强化保障措施,优化文化发展环境。一要明确领导责任。按照“四个一”(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政策措施、一名责任领导)的要求,成立全市文化产业协调领导小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分工落实”的工作格局。二要明确发展定位。在全市初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公民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事业比较繁荣、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文化市场开放有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的文化发展格局。三要明确投入保障。要制定和完善支持文化建设的相关经济政策,完善文化投入专项资金制度,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405版:版面四
特别报道
为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凝心聚力
宣传干部要主动 “对标”“树标”“扬标”
依托自身优势 建设文化强县
坚持文化惠民 建设文化耒阳
努力把南岳打造成为 国际精品旅游目的地
争做学习宣传贯彻 省党代会精神的表率
用石鼓好故事 树立石鼓新形象
厚植珠晖文化优势 推动“文化+媒体”融合
自觉坚持用省党代会精神 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百舸争流敢为先 努力争当排头兵
落实省党代会精神 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宣传省党代会精神 要精准“滴灌”抓落实
衡阳日报版面四A0405坚持文化惠民
建设文化耒阳
2016-11-30 2 2016年11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