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衡南农商银行营业部,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大厅内,金融信息引人注目、便民设施布设温情、柜台服务热情有礼,特设的人民币调剂窗口已成为该行的一张亮丽名片。
自衡南农商银行去年挂牌以来,营业部创新服务手段,在吸存上有招有术,贷款也能“放得出,收得回”,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均领跑衡南金融市场,成为衡阳农信系统负有盛名的精品网点。
存贷两旺,创新服务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衡南农商银行挂牌后,董事长邬小平做了很多实事,带领我们上门营销,经营业绩一路攀升,是我们全行最大的‘客户经理’。”据衡南农商银行营业部总经理王立志介绍,截至9月底,衡南农商银行营业部存款余额达9.8亿元,是衡南县金融机构存款最多的网点,贷款余额11.22亿元,其中今年新增3.6亿元贷款。
在“一揽子”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下,全体员工积极拓宽揽储渠道,一方面优化金融服务、加强对外协调沟通联系,另一方面以支农成效取信于社会各界,使资金组织环境不断改善。
邬小平董事长有个经营理念:越是危急时候越要善于抓取机会。所谓危急,一指关键节点时刻,一指客户急需信贷资金时刻,员工不仅要学会抓潜在客户,还要从其他银行规避的客户中寻找优良客户。譬如对教育债务问题,该行营业部积极与衡南县政府衔接,通过县人大会议决定、政府财政担保、学校成为承债主体的模式,化解县一中、二中、三中等七所县属高中学校的历史包袱1.73亿元,实现贷款的精准投放。办此业务的同时,衡南农商银行将借款主体高中学校的基本账户、教师工资代发等一系列附加业务,均归集到营业部办理,进一步拓宽了效益增长渠道。
“改制不改志”仍是衡南农商银行的服务准则。该行营业部积极调整信贷结构,着力支持种养业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实体经济,助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其中,为广林农业发放5000万元贷款,为九龙生态、爱心觉乐、东兴农林、碧生源桐油等1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大额信贷支持,涉农贷款达7.88亿元,占总贷款近80%。此外,该营业部还积极主动与政府项目对接,去年为交通投发放贷款2300万元;支持民生领域项目,为辖区八个楼盘发放上亿元按揭贷款。
贷款流程也进一步简化。原来所有贷款经过总行审批,现在50万元以内营业部直接办理,最快3个工作日放款到位。便民卡发放50万元以内的贷款,只要保持足额抵押,一次授信3年循环使用,此卡的主要客户群是个体工商户,有效实现款项“放得出、收得回”。
代理国库,提升农商银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今年1月4日,衡南农商银行正式成为国家金库衡南县代理支库,成为全省第一家农信系统国库代理银行,开创了全省农信系统之先河。
在衡南农商银行营业部,小额人民币兑换调剂中心也是一大亮点。作为小面额人民币兑换主办网点的定点单位,该行在营业部设置小面额人民币调剂窗口和专用通道,在三塘、冠市、向阳三个支行分别设置小面额人民币调剂点,利用农村集镇赶集日,每年组织小面额兑付流动宣传车30台次,在各乡镇开展送小面额人民币上门兑换服务活动,并采取指派专人负责,预约、上门服务等措施,建立了残币兑换和券别调剂的直接联系机制;通过定期举办点对点的现金知识培训,全面做好现金服务,不仅增强了社会公众爱护人民币、反假货币以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改变了残币、零钞兑换难的现状;实现了从人民币投放单位到使用者的“直通车”。
现金服务“直通车”畅通了银行与企业、银行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沟通渠道,达到了多方共赢的效果。在这些单位中,既有公交公司、收费站这样的国有企业,也有社区超市、连锁药店以及个体工商户这些现金服务的需求大户。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服务行业特点明显,与社会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现金往来频繁。仅去年衡南农商银行全辖网点共投放10元以下(含)零钞3600余万元,收缴残币3000余万元,人民币调剂窗口成为了真正的利民、惠民工程。
兑换小面额人民币,为老百姓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