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已描绘了衡阳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衡阳农行将乘此东风,顺势而为,进一步将资源和力量落实到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上,落实到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上,落实到服务当地企业发展上,力争三年各项贷款净投放100亿元,争做建设“五个新衡阳”的金融排头兵。
依托综合服务优势,切实对接重点项目融资
衡阳农行不断改进服务方式,立足全市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的发展定位,积极支持经济转型引擎产业,对全市重点项目资金需求给予重点支持。为实现对重点项目全覆盖,衡阳农行建立市分行、城区支行和县域支行三级联动对接机制,组建8个项目团队,全面对接全市重点项目。衡阳市城区支行重点对接城区重点建设项目、各产业园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包括市城建投、高新投、松木投、来雁新城、弘湘公司等。各县域支行全面对接当地园区及平台项目,包括“三农”产业化项目、养老项目、水利水电项目、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项目等。目前,衡阳农行已跟进全市重点建设项目39个,拟授信金额达78.3亿元,其中向上级行已申报贷款项目12个,金额69亿元,已审批待投放项目9个,授信金额达15亿元。
依托产品创新优势,切实满足实体经济需求
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带来企业融资难题,衡阳农行持续对产品工具、业务流程、经营模式进行再造和创新,积极对接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切实提升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效率。一是创新产品体系。为满足企业资金需求,衡阳农行推出“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该产品具有准入门槛低、流程简单、审批快速等特点。今年来,衡阳农行通过该产品重点扶持了51个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3亿元。二是创新担保模式。积极利用全市金融试点政策,做好土地经营权、林权抵押和农房抵押贷款,激活沉睡的“三农”资产。在全省农行系统发放了首笔土地经营权、林权和农房抵押贷款。今年8月,衡阳农行又发放了全省单笔金额最大的企业类土地经营权贷款900万元。三是创新政府增信机制。为解决发展前景好但抵押品不足的企业贷款难题,衡阳农行创新推出“创业贷”。通过由政府成立“风险补偿基金”,衡阳农行根据基金金额放大8-10倍的贷款资金支持企业,提高企业贷款获得率。四是探索“信用村+产业”的扶贫模式,将信用转换成资本。该行通过对常宁市西岭镇桐江村试点,历经8年的实践,创新推出以信用村为平台,以产业为支撑,以农民为主体的“信用村+产业+农民”的支农富农模式,有效破解了当地农民“贷款难”问题,该村已累计投放2826万元信用贷款,并且连续8年无一笔不良贷款。
依托网络辐射优势,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水平
衡阳农行积极支持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进一步落实商业银行支持就业、医疗、教育、文化、住房等政策。一是为积极响应“去库存”结构调整政策,针对农民进城购房,该行率先在全省推出了“农民安家贷”特色产品,通过放宽准入、降低利率、延长期限、还款便利等举措,助力农民进城购房,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上半年,该行已发放3.8亿元“农民安家贷”。二是推出专属特色产品“农民养老贷”。目前我市失地未参保农民达18万人,为解决这部分农民有参保意愿、又缴不起养老金的问题,缓解政府养老资金压力,衡阳农行通过“农民养老贷”,一次性向农民发放养老金,真正让失地农民老有所养。该款产品为“非盈利性产品”,贷款利率可下浮,降低农民养老负担。三是进一步落实为民、利民、便民、助民金融服务措施,通过结合E商管家、E农管家等电子银行系统,该行投资近千万元在全市各个村组、中心集镇布放惠农通4859台,交易金额达4.68亿元。通过推广农村惠农金融服务站,将银行搬到“农家门口”,实现金融“村村通”工程。